来源:German Federal Grid Agency and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转型需要重新考虑电网的管理和投资,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即使包括这些额外的投资,实现清洁能源转型也将使总体电力成本降低。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一直围绕着“南北”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责任划分展开。发展中国家敦促早期工业化国家成为领导者,指出发达国家应该为在财富积累过程中大量消耗的碳额度负责。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已经改变了气候政策的经济基础。意识到发展清洁能源对本国经济的积极作用,各国开始竞相出台强有力的气候政策。中国承诺2060年实现碳中和也是基于这样的现实。中国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向其他国家传递了有关全球经济发展方向和减排任务紧迫性的有力信息,使国际气候外交重新焕发活力。各国的碳中和承诺很重要,但仅靠承诺是不够的,将气候变化控制在合理的水平有赖于未来十年全球碳排放量的快速减少。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清洁能源技术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了充分利用这一点,中国应该设定到2025年温室气体总排放达峰的目标,并相应提高其政策实施的力度。这些政策将加快清洁能源技术的规模化发展,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并为人民带来巨大的环境效益,同时大大增加人类在全球范围内成功遏制气候变化的机率。气候稳定是人类进步的必要基础。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长远的眼光,无数的后代将称赞今天的领导人为维护气候稳定所做的一切努力。相反,如果在日益严峻的气候危机中放弃自我修正的机会,我们的决定终将会为我们的后代感到遗憾和叹息。关于作者
Chris Busch,美国能源创新政策与技术公司研究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