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OECD官网
与此同时,金融界也在积极表态。11月3日,格拉斯哥零净金融联盟(GFANZ)宣布成立。该联盟由来自45个国家、管理资产价值达到130万亿美元的450多家世界最大银行和养老基金组成,承诺为确保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关键目标的实现,未来相关机构管理的所有资产都将与净零排放保持一致。但是,目前并没有强制性措施来阻止这些机构继续投资新建的化石燃料项目。多家媒体和机构都质疑,涉及到如此庞大的金额是否能够兑现?是否又会沦为一场“漂绿”行为?
确定绿色投资的标准也很重要。11月4日,在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IPSF)年会上发布了《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报告——减缓气候变化》。该目录包括了中欧绿色与可持续金融目录所共同认可的、对减缓气候变化有显著贡献的经济活动清单。
英国和意大利作为本届COP的主席国,力推终结煤炭使用。11月4日,主席国和COP25、COP26的高级别气候大使们联合发布了题为《COP26见证煤炭的终结》(End of Coal in Sight at COP26)的新闻稿,宣布全球40余国签署协议同意逐步淘汰煤炭,其中至少23个国家首次承诺停止建设新燃煤电厂。并提及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南非宣布与气候投资基金合作加速退煤进程,并获得了接近2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
中国的气候行动自然也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11月4日,由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举办的一场名为《既具可行性又负担得起的碳中和: 气候行动和未来之路 ——来自中国和英国的案例及其对全球的启示》的边会向全球公众进行了现场直播。
会上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何建坤先生和英国气候变化委员会首席执行官Chris Stark先生分别就中英两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和策略进行了阐述。就国际社会关心的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上的进展如 “N+1”方案和气候变化立法的进程,中国与会专家予以了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