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九州市的成功有赖于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产、学、研相结合。北九州市环保思维超前,在空气污染概念还未普及的1960年,就开始致力改善空气污染情况。当地政府、学术界、市民、私营产业四主体紧密合作。在行政影响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如何邀请私营企业参与?首先,政府邀请学者对城市环境进行量化评估,得到的关于未来发展的数据和参数足够吸引当地私营企业积极加入。此外,北九州市出台了很多环境保护法案,最早关于空气质量防控的法案于1968年通过。在防控的过程中,北九州市也遭遇到很多挑战,比如清洁技术的投资、清洁原料的可用性和可能的成本增长、说服企业参与等。
创建低碳社会的城市合作项目是北九州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运营的成功案例,当地政府在开发行动计划、政策措施、技术评估、标准设定、与相关利益者沟通以及环境教育等方面提供支持。我们希望把日本各地方好的经验推广到亚洲其他城市,真正把城市间合作项目落到实地。
基于协同信用机制(Joint Crediting Mechanism, JCM),北九州市已经和东北亚部分国家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提供技术、推广经验、提供资金援助等。我们为蒙古引入先进的锅炉,向印尼提供超高效的冷却机组,帮助缅甸建立废物利用能源工厂,帮柬埔寨安置太阳能电池板等。同时我们与当地政府紧密合作,在政府间或行业间广泛交流清洁和低碳技术。
总而言之,日本地方政府在空气污染防控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效应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可以推广至其他同样经历着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城市;JCM机制及城市间合作项目,有助于在亚洲引进低碳技术及管理实践;高效锅炉等节能技术带来了空气污染防控的协同效应。
北九州全球变暖防治计划
Masayuki Higuchi(日本北九州市全球变暖预防司)
下图左右两边分别是北九州市和日本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来源情况。北九州市是工业重镇,城市工业排放占总排放量的70%。相较而言,城市居民排放量非常低,每户仅有2.5吨,远远低于全国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