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领域 “专业知识阐释型传播” 的十二字心经

绿色创新发展中心 汪燕辉

(图片摄影/天长地久)

 

2017年9月23-24日,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成功召开。绿色创新发展中心运营总监汪燕辉女士受邀在 “高端对话:如何传播中国绿色声音” 环节分享了绿色创新发展中心在气候传播上的实践经验。以下是发言实录:

 

绿色创新发展中心是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是一家本土智库。我们主要做两方面的工作:气候变化相关的专业研究和气候变化有关议题的战略传播。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总结了机构在气候变化领域所做的传播工作的一些心得。称之为 “专业知识阐释型传播”,为什么叫做“专业知识阐释型“传播呢?

首先,从传播的内容来看,正如上午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原局长,中国科教影视首席传播专家刘建中先生指出:“气候变化问题很深奥”。气候变化是个科学问题,与之相关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都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因此对这些专业的知识要做出科学的解释,变成大家都听懂的信息再去传播。

其次,分析现在可以听到的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声音,有来自政府的声音、有来中外媒体采集到的公众的声音,但是还缺乏来自独立的、专业的机构和专家的声音。而这种非官方的、专业的声音,在传播中尤其是在国际传播中恰恰是被看重的一种声音。

在实践中,我们总结了这种“专业知识阐释型传播”的指导原则,归纳为十二个字:国际视野、专业水准、喜闻乐见。

 

我举个例子来说明我们是怎么实践这十二个字的。去年绿色创新发展中心独立开发了一个产品——低碳政策库——一个用可视化、交互式的方式展现中国低碳发展进程的在线数据平台。

我们做这个事儿的动因是,我们研究团队的同事在工作中发现: 在国际上有各种追踪国家层面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平台,比如联合国的Climate Action Tracker,德国的German Watch,但是来自中国的类似平台是没有的。从传播的角度看这也是一个空白点,我们需要把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行动进行归纳、总结、展示,向国际社会传播。

“低碳政策库”在立意上体现了“国际视野”的方针——是把对中国低碳发展进程的传播放到国际比较的大背景下去进行。“国际视野”体现在产品设计上——界面是中英文双语的,在传播渠道上——在Twitter传播,并且在去年马拉喀什气候变化大会上进行了发布,我们不是在“中国角”上自说自话,而是拿到了国外机构搭建的平台上去传播。

有了“国际视野”自然而然要求 “专业水准”。因为要在国际上进行比较和传播,那必然要求传播的内容和传播的方式都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准,是符合国际通行的传播规律的。比如我们“低碳政策库”的指标体系是跟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一同合作开发的,也就是说是用国际认可的方法来分析中国低碳发展的进程。

 

那接下来问题来了,这么专业的东西怎么能够让受众了解呢?我们的解决方案就是要做到“喜闻乐见”:受众在哪,就去哪儿找他;他喜欢什么样的接收信息的形式就设计什么样的形式。

具体到“低碳政策库”,我们选择了可视化、交互性两个突破口。可视化就是用当下最流行的数据图的形式对政策数据进行梳理和呈现;交互性体现在使用者点击可以在地图上选取自己关心的省市、行业进行探索。

我们有句口号,“这是低碳政策的乐高玩具”,使用者可以自己发现其中的玩法。这样就达到了深入浅出传递信息传播的目的,而且是落实在每一个城市的具体数据、具体行业、具体案例上。受众不需要有专业的知识储备,也能轻松地通过“低碳政策库”清楚的了解中国低碳发展的进程。

在“国际视野、专业水准、喜闻乐见” 十二个字指导下的“专业知识阐释型” 的传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年年初的时候,蒙古国乌兰巴托环保部找到我们,希望可以帮乌兰巴托也做这样一个平台。接到这个邀请后,我们把乌兰巴托环保部的官员请到中国,参与到我们和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下面的东北亚低碳城市平台共同开展的项目中来。这样从一个产品出发的传播涟漪就形成了。

 

除此之外,我们还在尝试帮业界的专家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进行阐释、包装和传播。比如今年年初,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教授在“绿色低碳智库伙伴”(GDTP)年会上的演讲,经过我们的加工整理做成了一组系列文章,在GDTP的自媒体上进行了发布,其中涉及碳排放达峰、碳市场、模型等专业的问题,每篇文章的平均阅读量均超过500次,并被业内多家新媒体进行了转载。我们也观察到这样的传播形式陆续被其他一些业内的专业会议传播所采用了,这就证明了业界对这种传播方式的认可。

再比如,我们对“绿色低碳智库伙伴”(GDTP)和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共同出版的“低碳智库译丛”最近出版的一本新书《星球经济学》进行传播:在新闻发布会的现场对会议内容进行图文直播;会后邀请该书的作者格拉布教授到绿色创新发展中心举办的好思汇活动上,跟中外研究者开展深度交流,再对工作坊研讨内容进行二次传播。这样专业的书籍和内容的传播效果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好评。

 

以上就是我们机构在气候变化相关的“专业知识阐释型”传播上的一些实践经验的分享,我们相信类似这样带有国际视野的、具备专业水准的传播越多,中国在气候传播领域的影响力就会越来越大。我们希望跟各位同仁一起切磋提高,推动中国气候变化传播事业更上层楼。

Close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