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新区远眺。江西省赣江新区是2016年成立的国家级新区,也是江西省唯一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浙江瞄准“两高一剩行业”。浙江省有衢州、湖州两个试验区。其方案围绕产业结构升级开展,明确提出5年内要达到“两高一剩行业(高耗能、高污染、产能严重过剩)规模下降”的目标。此外,根据地方特色,明确开展生猪保险等养殖保险产品,以及船舶油污损害责任险等,以支持地方的绿色发展。
生猪保险终结“二师兄江上漂”
说到生猪保险,这也与“二师兄江上漂”的新闻报道有关。
过去的生猪保险一般只约定由保险公司直接对死亡生猪进行赔偿,死猪的处理反倒被忽视。由于保险保障的缺失和农户环保意识的薄弱,死猪长期难以实现100%无害化处理。这是“二师兄江上漂”经常上新闻头条的幕后原因,最终死猪污染了河流,且无人买单,地方政府不得不花大量资金去捕捞。
浙江的试验区将生猪保险与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捆绑”起来。保费由各级财政补贴85%,农户自交15%,每头猪的保费为4.05元,病死一头猪,按身长不同可获赔30元到600元。由于无害化处理是保险理赔的前置条件,病死猪后会被统一收集,经无害化处理成为生物质碳。这种生物质碳是改良土壤、提高农作物品质的好肥料。生猪保险让政府省下了污染处理费用、村民获得了一定保障、当地的保险公司和环保企业获得市场发展空间,可谓四方共赢。
“个人碳账户”推动家庭绿色金融
2018年8月,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农商银行创新推出“个人碳账户” 项目。此项目效果显著,一方面快速促进该行的移动支付量,另一方面该平台提供包括绿色制服、绿色出行、绿色生活三个方面的服务,为用户提供便利,鼓励绿色行动。
具体来讲,平台将银行账户系统作为一个数据来源,收集包括交通出行、用水用电、污水共治、垃圾分类、从事绿色产业家庭人口、负面清单等六大方面的个人绿色数据。该行将碳账户指数(积分)与原有客户积分管理机制进行整合改造,用户可享受通过碳账户指数(积分)线下兑换绿色生活用品、认领有机蔬菜水果以及合作商户消费抵扣等权益。
“绿贷通”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浙江省湖州市通过创新银企融资对接模式,建立小微企业在线融资服务平台(“绿贷通”)。该平台以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为目标,以帮助小微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为抓手,以给小微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为重点,打造资金与需求的精准对接平台,提高金融机构服务效率和小微企业融资成功率。
“绿贷通”通过整合浙江省公共数据管理中心、湖州市信息中心及第三方的相关数据,通过汇总全市相关金融机构的信贷产品信息,进一步丰富企业融资渠道。该平台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绿色信贷产品超市,帮助小微企业便捷地发布融资需求,精准地找到符合自身条件的贷款银行。二是推动银行服务方式和模式的根本性转变,企业发布融资需求后,银行在规定的时间内上门服务。三是实现企业融资信息共享与数据整合,为银行评估企业信用提供参考。
绿色金融体系雏形初具
五省区的绿色金融案例还有很多,但大多还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要时间的进一步检验。
从七部委发布的《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指导意见》中可以发现,绿色金融体系主要包括绿色信贷、证券市场、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以及环境权益市场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的具体工作包括相关的政策机制设计、统计体系建设、评价指标、信息共享机制以及融资工具开发等。从发布的行业领域来看,试验区在各个领域都在开展工作,但绿色信贷是现阶段各试验区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