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论坛嘉宾合影,图中右四为绿色创新发展中心分析师孙淼 摄影/Julie Yang
总结本次大会的关键信息,有以下几点:
• 《巴黎协定》虽然是史上生效最快的多边国际条约之一,但是已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加总仍旧与2℃的目标相距甚远。理论上,各缔约国需要制定更具雄心的长期目标,采取更加紧迫的行动计划。
• 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对《巴黎协定》提出了挑战,但是,这并不能够影响其他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步伐。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表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措施都不会改变,作出的承诺一定会实现;中国和所有国家在气候领域的合作也不会改变。气候行动追踪(Climate Action Tracker)在大会期间发布的报告预测,中国的碳排放趋势与其承诺的2030年达峰是一致的,并将在2025-2030年之间达峰。
• 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重要地位和出色表现,很有可能影响国际地理政治的决策和战略,尤其是对于美国。发展可持续能源,降低煤炭消费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中国电动汽车的迅速发展也很有可能逆转全球市场,这些都将会影响美国的气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