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坤:疫情之下坚持绿色转型战略定力的道与术

绿色低碳发展智库伙伴

编者按:2020年7月2日全国低碳日,绿色低碳发展智库伙伴围绕“绿色低碳 全面小康“举办网络研讨会,来自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及研究机构六十余人参加会议。此篇文章是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国家气候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绿色低碳发展智库伙伴高级顾问何建坤教授的致辞

新冠肺炎疫情重创世界经济,全球各国都在谋求经济复苏。经济刺激政策首要目的在于保障民生,补产业链短板,救助企业,使社会经济恢复正常。在此情景下,应对气候变化的投资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 中国经济复苏政策导向备受世界瞩目

新冠肺炎疫情是当前突发的全球公共危机,气候变化则是更深远、更深层次的地球生态危机。疫情危机给全球以重要警示,那就是应对全球危机必须全球共同行动。疫情之后,如何突出绿色经济复苏,把应对气候变化放在经济刺激政策的中心位置,是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经济发展坚持低碳转型为导向,把经济恢复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目标结合起来,以应对未来地球生态危机,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
  
当下中国的疫情控制和经济复苏都走在世界前列。多家国际机构预测2020年全球GDP可能同比下降5%左右,而中国有可能增长3%左右。所以中国经济复苏处于全球经济发展的领头位置,所坚持的指导思想、发展理念和投资导向被世界广泛关注。
  
中国经济复苏的投资导向被归纳为“两新一重”,“两新”即新基建、新型城镇化,“一重”则为重大工程建设。新基建主要是发展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智能化和新能源设施,有助于推进经济向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促进高新技术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总体而言有助于促进节能和二氧化碳减排。
  
新兴城镇化建设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老旧城区改造,在此过程中坚持以绿色低碳为导向,大力节能,广泛利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减少建筑用能的常规污染物排放和二氧化碳排放,为地方绿色低碳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空间。
 
  • 疫情对“十三五”气候目标完成影响不大
 
同时,我们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2020年经济复苏首先是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这类产业可以较快恢复到正常的投资和生产水平。但旅游业、娱乐业、餐饮业等服务行业则恢复相对缓慢。这意味着,单位增加值能耗水平较低的行业较慢复苏,加之疫情使得家庭能源消费上升,这可能使得能源消费弹性有所反弹。因此今年单位GDP能耗强度下降幅度有可能低于预期,那么到“十三五”末单位GDP能耗强度下降幅度有可能达不到15%的预期目标,有可能是十四点几,差零点几个百分点。但我们加强努力,也有可能实现GDP能源强度下降15%的目标。
  
在能源需求增长的同时,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比较迅速,能源结构替代速度比较快。考虑到我国2019年底非化石能源比重已达15.3%,已经达到“十三五”规划提出的15%的目标。到2020年底,则有可能达到或超过16%,所以“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单位GDP二氧化碳强度下降18%的目标可以超额完成,到今年年底有可能达到19%~20%左右。
  
尽管面临挑战,但长期低碳转型的趋势不会改变。经济恢复正常之后,GDP能源强度、GDP二氧化碳强度仍会以较快速度下降,非化石能源占比则更会以较快速度增加。所以我们在制定“十四五”规划的过程当中,要坚持绿色低碳导向,要延续和强化“十三五”节能和减排二氧化碳的趋势,以更大力度来推进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的实施。
 
  • 关于“十四五”规划中气候目标和政策导向的建议
 
国际社会普遍关注中国“十四五”规划中应对气候变化各项指标的设定及政策导向。作为世界气候经济领域的代表人物,英国斯特恩勋爵表示“中国‘十四五’规划会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风向标”。中国在“十四五”规划中大力推进节能和二氧化碳减排,将在世界范围内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疫情之后,在新基建、新型城镇化和重大工程建设中应有意识地强化低碳转型,制定积极的、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各项节能和二氧化碳减排的目标。比如单位GDP二氧化碳强度的下降幅度,“十四五”目标不应低于“十三五”,因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基数更大,也将保持相当快的增长速度,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应达到20%左右,最少高于19%。在“十四五”GDP年均增速保持约5%预期下,单位GDP二氧化碳强度下降的幅度也应该达到19%~20%左右。“十四五”应强化单位GDP的二氧化碳强度下降目标,以作为我国落实2030年自主贡献目标的阶段性指标,对外展现强化NDC目标的对策和行动。
  
“十四五”期间,非化石能源占比持续提高,化石能源消费量增长缓慢且逐渐趋于稳定,其中煤炭消费量在“十四五”期间基本处于稳定或呈下降趋势,所以“十四五”更应该重视能源结构的调整,新增加的能源需求主要依靠发展非化石能源增量来满足。应该考虑增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以作为落实二氧化碳达峰NDC目标的阶段性举措。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会促进企业和地方更多地采用和发展非化石能源,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供应生产过程中所需的能源,避免能源总量控制目标成为企业和地方发展的天花板,因此可考虑利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逐渐整合或取代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十四五”期间应将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各项指标的规划和“十五五”、2030年自主减排承诺NDC目标相统筹。为了实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并努力早日达峰,“十四五”期间东部沿海较发达的省市要率先达峰,才能为“十五五”期间全国二氧化碳排放实现达峰奠定基础。“十四五”期间还应该推进工业部门们,特别是钢铁、水泥、炼铝等重点高耗能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率先达峰。在经济总体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在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过程中,高耗能原材料产品的需求总体趋于饱和或者开始下降,因此高耗能和重化工部门有望通过努力在“十四五”期间率先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并可为数字产业和新经济的发展留有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空间。
  
“十四五”期间还要落实促进低碳转型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特别是要推进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的建设。碳交易市场从电力部门启动,应尽快推广到钢铁、建材、化工等高耗能产业部门,尽快开展实质性交易,不断改进碳排放配额分配办法,保持合理碳价水平,用市场手段引导节能、二氧化碳减排以及社会投资,为我国实现2030年NDC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 绿色低碳发展领域智库工作的重点
 
据我了解,绿色低碳发展智库伙伴平台中的很多机构,都会参与到各自省市“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和制定中,其中包括节能和应对气候变化指标的设计和政策研究。我希望各伙伴机构和专家能够积极推进各自省市“十四五”规划中强化单位GDP二氧化碳强度下降目标的设定,并推进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的落实。同时继续研究探索各省市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相应的目标和政策措施,开展重点省市和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这些都需要智库的研究支持。
  
在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中,如何实现全球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战略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巴黎协定》要求今年内各缔约方提交各自本世纪中叶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现在已经有包括欧盟在内的121个国家提出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和愿景。如何适应全球低碳转型的形势,如何落实《巴黎协定》控制全球温升不高于2度并努力低于1.5度的目标,中央和地方也正在进行相应战略的研究,我们各级智库都要积极参与。
  
“十九大”提出2050年我国要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如何将该目标与全球控制温升2度并努力争取1.5度的目标连接,探索出一条中国深度脱碳的发展路径,既保证实现经济现代化、社会公平繁荣、生态良好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又能够为全球实现两度温升控制目标做出中国贡献,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全国绿色低碳领域的研究机构需要研究和回答的问题,中国在这方面面临着比发达国家更多的挑战和更艰巨的任务,需要大家开拓创新,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