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不只停留在概念层面
2016年12月27日

绿色创新发展中心 杨鹂 李昂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正式公布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环境保护部、中央组织部四部委共同制定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的依据。绿色创新发展中心高级分析师认为:指标体系的出台推进了政府评价考核体系从偏重GDP的传统向更能反映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综合指标体系的转变,量化的考核指标更聚焦于地区绿色发展的多维度客观表现,有利于相关政策和行动的评估和调整。这两个文件的出台标志着绿色创新发展不只停留在概念层面。

 

《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具有如下特点:

  • 明确“十三五”期间绿色发展的关键内容

    《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由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和公众满意度7个分类领域的56个二级指标构成。除“公众满意程度”定性指标是由统计部门组织抽样调查确定,其他55个定量指标来自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确定的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占比2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简称:意见)等提出的主要监测评价指标,占40%以及未纳入这两个文件的其他绿色发展重要监测指标,占31%。

  • 评价结果更加综合直观

    《绿色发展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指数方法进行测算,总权数为100%。每个具体指标的权数大小按其来源决定,一个地区的绿色低碳发展指数由55个定量指标加权平均计算得到。

  • 指标体系可灵活调整

    《绿色发展指数体系》为监测评价生态文明建设设定了基本框架,各地区可基于当地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地区性特点进行调整。

 

我们注意到在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关注重点。目前,工业、建筑和交通领域的相关主管部门提出了更多的行业性目标和要求(见附录),来具体量化评估其领域的绿色发展情况。未来,《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可以不断完善,更广泛的采纳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重要指标,深化绿色发展的要求,使其更适用于中国新型城镇化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此外,《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是否能真正发挥作用,仍要仰赖于制度和配套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公开透明度。

《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公布为中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领域的指标研究提供了更多思路和方法。绿色创新发展中心、能源基金会(中国)和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中国能源组正在开展“中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指数研究。作为多维度的综合指数体系,涵盖城市层面全经济范围及主要领域、行业部门的能源消费、碳排放、资源环境以及相关政策状况。这项指数研究希望从不同视角和领域评估城市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况和努力程度,用于城市的纵向和横向比较,识别优势和短板,为城市绿色重点领域的政策制定和行动实施提供参考。

附录:

表一:工业领域已发布的相关目标

表二:建筑领域已发布的相关目标:

表三:交通领域已发布的相关目标:

Close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