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姆沙伊赫追踪】盘点COP27,乐观的理由还剩多少
2022年11月21日

iGDP特约撰稿人  姚喆

11月20日当地时间凌晨3点多,COP27的闭幕大会在推迟了一天多后终于开始。

闭幕会上,各国需要通过一系列文件,将它们转为大会决定。这一过程颇有仪式感:首先,大会主席需要念出一长串字母和数字,这是文件的编号,由此将文件提请各国考虑;稍作等待后,如果会场没有代表表示异议,主席则宣布“就这么决定了(it is so decided)”,同时敲响小锤。如果有反对意见,大概率需要休会做磋商,等分歧解决后再回到全会上。

图片说明:大会主席飞速宣读着决议文件。图片来源:大会直播截屏

进入COP27闭幕会会场,多数代表和观察员已经十分疲惫了。或许是想最后努把力加快进度,COP27的主席、埃及外交部长舒凯里在闭幕会上把文件编号念得飞快,连有些英语母语的观察员都说反应不过来。

舒凯里飞速念出的字母数字组合里,既包含了谈判上的重要突破,又藏着不少隐患。

损失损害基金:30年的呼吁成真

“COP27建立了损失损害基金,完成了以往任何一届气候大会都没能做到的事”,非洲本土组织Power Shift Africa的执行主任Mohamed Adow说,“从1992年里约的‘地球峰会’开始,气候脆弱国家就一直在为此呼吁。”
  
各国能否就损失损害的资金机制达成共识,是本届气候大会最大的看点。损失损害本质上是一个赔偿机制,提出这个诉求的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历史累计排放很小、却最容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贫穷国家;一般认为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是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
图片说明:巴基斯坦是COP27上受到气候变化损害的国家的典型代表。  图片来源:UNFCCC官网
  
因为涉及到真金白银,发达国家大多不愿意松口,在COP27上这些国家也用了各种手段打拖延战或是分散注意力。比如,美国气候特使克里在会前就曾表示,要让美国出资,中国作为现在年度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也免不了义务。而就在COP27接近尾声的时候,欧盟新提出要对气候脆弱国家的界定有更明确的标准,否则难以同意建立一个专属基金的诉求。
  
可以说损失损害的谈判是到最后一刻才“解锁”的。最终各国都同意将建立一个损失损害基金,并在2023年的气候大会结束前,对基金运转的细节问题做出安排。具体是什么撬动了议程的推进不得而知,但从最终的文本看,各方的核心诉求都有所体现,同时又都做了妥协。比如,资金来源将不仅限于来自发达国家,也欢迎其他渠道和国家的资金注入,不难想见中国、印度等新兴大国将继续面对出资的压力;目前的构想中,基金是面向发展中国家,但是将以脆弱国家为重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欧盟的意见。

图片来源:UNFCCC官网

此外,COP27关于损失损害的决定中,并不涉及出资量、如何保证资金到位等问题。考虑到发达国家在提供资金支持上的历史表现,如何避免损失损害基金变成一张空头支票,将是一个很现实的顾虑,也是后续工作的核心。

不过,在COP27结束之际,多数人选择暂时放下顾虑,好好庆祝这一突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各国同意建立损失损害基金,这是“向正义迈出了重要一步”。爱尔兰前总统玛丽•罗宾逊从中看到了更大的意义,她说:“在充满了危机和风险的一年,COP27在损失损害上的突破展示了国际合作依然存在可能。”

坐冷板凳的减排讨论

加强各国的减排承诺、推进清洁能源转型,这是过去几年来贯穿气候大会的一个核心议题,也是主席国的主要施力点,但它在今年却坐上了冷板凳。相比起在损失损害议题上的进展,COP27在推动减排行动上的表现要弱很多,主席国埃及作为主要的油气生产国,也没有意愿在这个议题上为难自己。

欧盟一直是在减排议题上的“活跃分子”,这次也不例外。直到大会的最后一刻,欧盟还在积极争取在大会成果文件中对加强减排目标、淘汰化石能源有更强的表述,甚至威胁说要退席(walk out),表示宁愿没有决定也不要坏的决定,但最终还是悻悻而归。

图片来源:UNFCCC官网
  
COP27的成果文件《沙姆沙伊赫行动计划》回避了化石能源,主要强调了增加低排放及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而“低排放能源”这个表述的加入则体现了油气生产国的利益。虽然大会的成果文件并没有法律约束力,但这样的表述释放出的政策信号还是令很多气候观察员不满。
  
围绕1.5度温控目标,今年各国也没少了一番嘴仗,最终在成果文件中守住了1.5度。只是,这个目标并不能只存活在纸面上,它需要务实的政策和行动计划来支撑,不然关于1.5度的所有争议都失去了意义——这是COP27将“落实”作为主题的原因,只是从会议成果看,“落实”仍更像是一句口号。
   
此外,在会前受到较多关注的其他议题上,包括气候资金的落实、增加气候适应资金,COP27都没有展示出足够的进展。可以说COP27是个偏科生,在不同议题上交出了质量差别巨大的答卷。
  
下一站迪拜
   

  “气候行动最关键的一年永远是下一年”,一位合作伙伴在COP27结束时挤出一丝无奈的幽默感。

明年的气候大会将在阿联酋的迪拜举办。同为油气大国,阿联酋与油气产业利益的绑定较埃及有过之而无不及,COP28上关于能源转型的议程与讨论将如何发展,这已经引发了气候机构的担忧。此外,全球经济下行、能源市场波动、粮食安全风险……这些限制各国行动力度的大背景依然存在,期待2023年成为气候行动的关键一年,这恐怕不太现实。

图片来源:UNFCCC官网

有了这份清醒后,我们倒也没必要过度失望。很多气候问题的根源在于全球发展不平等、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它们无法仅靠气候大会的谈判解决。但是气候大会提供了一个发现问题、讨论改革路径的空间,比如巴巴多斯总理米亚·莫特利关于改革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开创性建议。

回顾最近气候治理的进展,不难发现应对气候变化在各国外交和政治议程上的重要性持续上升,气候会场上的关切也越来越多地与G7、G20等外交大场合上的议程互动。这种互动将是非常有益且必要的。

姚喆,iGDP特约撰稿人。姚女士曾在多家企业和非盈利机构从事气候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工作,在战略沟通和研究方面拥有第一手经验,对中国的气候挑战有深刻的了解,对中国的政治和媒体有敏锐的观察。她经常为国内和国际媒体撰写有关国际气候事务和能源转型方面的文章。姚女士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在巴黎政治学院获得了国际发展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