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角热议低碳城市行动和未来

绿色创新发展中心 汪燕辉

11月10日下午,由绿色创新发展中心参与主办的“中国低碳城市:愿景、行动与展望” 边会在中国角顺利举行。来自中外的六位重量级嘉宾为到场的百余名听众奉上了一场关于低碳城市发展的精彩对话。

中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马爱民在现场发布了《国家低碳省市试点工作调研与总结报告》,全面介绍了自2010年开展的低碳试点的进展与成效,特色与亮点,问题与挑战。联合国城市规划顾问小组首席专家卡尔索普先生则从中国低碳城市规划的原则与实践的角度分享了如何在低碳城市中植入绿色基因。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董事长叶青带来了深圳“点绿成金”的案例。世界资源研究所全球气候项目主任卡瓦列罗女士重点分析了城市在全球低碳行动中的重要性。

能源基金会中国总裁邹骥主持了小组讨论环节,他请各位嘉宾就自己认为的对于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最为重要的问题进行阐述。

马爱民认为:现在中国城市层面绿色低碳观念正在形成的过程中,因此落实到行动是最关键的,如果能够降低低碳融资的成本将会对城市采取行动有极大的促进。

叶青认为,深圳作为世界银行和国家发改委共同开展的“通过国际合作促进中国绿色清洁城市发展”项目城市之一,其低碳绿色发展最大的特点是企业、政府和社会力量三者良性的互动。深圳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推动绿色低碳实践的原动力,这种动力得到了政府的保护和支持,因此一些探索性的实践有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最后能实现城市层面的规模化。社会和商业的力量也就有了更多的意愿参与到低碳发展中来。

卡尔索普认为城市规划的作用很重要,在国际上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比如“翡翠城市”十原则值得中国借鉴。

卡瓦列罗认为合作行动对于低碳城市建设至关重要,据WRI的研究表明,全球190多个制订了城市层面减排目标的城市中有74%和商界展开了合作。

邹骥在总结发言中提出了低碳城市建设要分四步走。包括制订城市的排放清单和社会经济规划、整合城市的特别需求、建立利益相关方管理和激励系统,以及对政府组织形式进行以人为本的调整。

在问答环节,观众参与踊跃。来自牛津大学的Hale对中国城市开展低碳建设的努力程度很好奇,希望更多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成果能被传播和分享。这也正是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绿色创新发展中心、能源基金会中国、世界资源研究所联合举办这场边会的意义所在。

绿色创新发展中心即将出炉的研究报告——“中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指数”,将是回应国际社会了解和评估中国低碳城市建设进展的一个很好的量化工具。

 

*本文引用专家观点为现场采集,未经专家确认,如有疏漏敬请指正,责任归于作者。*

Close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