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绿水青山 言武汉低碳
武汉市节能监察中心 项定先
绿之思:与时俱进
武汉处于大建设、大发展、快速工业化的阶段,偏重的是产业结构、工业结构以及能源结构的调整。这些约束和发展的需要,倒逼我们必须要去协调经济、能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以煤炭为例,2015年武汉市煤炭在全市能源消耗占一半左右,2017年降到43%左右,占比仍较高;交通枢纽中心的建设引发能源消费需求持续增加; 城镇化建设、人口的持续增加,对武汉有很强的碳锁定效应;能源资源制约和环境承载压力都比较大。
为此我们先行先试,积极参与国家相关试点工作。2010年湖北省纳入第一批国家低碳试点省区,2012年武汉市纳入第二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2017年武汉纳入全国首批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
2013年武汉跟法国的波尔多开始在碳值评估和计量方面开展研究;2014年武汉市加入了C40城市群;2015年武汉市长参加第21届巴黎联合国气候大会;连续参加2015、2016两届中美气候峰会,在第一届峰会上正式承诺武汉将在2022年左右达峰。
与此同时,我们注重观念引领。积极参加国内外的会议,通过这样的形式和平台,帮助武汉各阶层在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上形成观念转变。比如我们举办了2015年首届C40城市可持续发展会议、2016年首届中欧低碳城市会议、中英智慧城市和海绵城市建设经验交流研讨会、2017年第二届C40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
这些行动契合城市发展的需求,因此得到社会各个层面充分认可。在2015年巴黎的气候大会上,武汉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项目成为我们拿到的应对气候变化项目第一个国际奖项。同年武汉获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可持续发展城市奖”。2017年武汉长江堤防江滩综合工程获得了C40“城市的未来”奖。
绿之力:格物致知
在观念转变以后,武汉如何将观念落到实处?
首先是兼收并蓄。武汉市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机构优势,比如武汉的大学、研究机构,C40、湖北碳排放中心、能源基金会、绿色创新发展中心、WRI、落基山研究所等等,都给予了我们大量的帮助和支持。
辅之以深度耕耘。我们从2013年开展低碳绿色发展相关的课题研究,到现在已累积了30个左右的地方课题。比如《在“工业倍增”和“服务业提档升级”发展战略下武汉节能减排形势及对策研究》、《武汉市典型行业碳减排潜力、减排成本分析及政策研究》、《武汉生态补偿制度研究》、《武汉市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研究》以及《武汉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等等,研究内容基本涵盖节能及绿色低碳的各个方面。
从“十三五”开始,我们完成了2014年、2015年、2016年三年武汉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把家底充分摸清,下一步将把清单编制作为全市的常态化工作。在相关机构的帮助下,我们正进一步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汉阳区的零碳示范区,青山区的经济转型升级,以及煤炭总量控制的策略和措施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深化研究。
通过以上努力,花开蒂落,形成了“宝塔型”成果。从最基础的低碳课题研究,到中间的基础能力,也就是温室气体清单和规划编制,包括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低碳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及循环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等等,最终形成达峰的行动计划。
绿之行:知行合一
首先是顶层统领。把碳排放行动计划纳入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作为目标进行考核。同时在武汉市委市政府的文件,生态文明建设当中,把行动计划作为具体的实施任务明确列入。
其次有序部署。从2015年承诺达峰时间后,武汉市发改委对该项工作进行了有序部署。2016年组织相关部门、机构开始达峰计划的编制工作,到2017年向各区、委办局等征求意见,通过市发改委主任办公会,最后报市长办公会审定,于同年底以武汉市政府名义正式印发《武汉市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2017-2022年)》。
我们做到了科学实施,从资料摸底整理,到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根据相关数据制定总体目标,包括分区域目标,分行业的领域目标,最后把目标分解到相关的各个部门。
最后成功出台了武汉市的达峰行动计划。其内容主要包括几大板块:一张排放目标表;六大支撑工程(产业低碳、能源低碳、生活低碳、生态降碳、低碳基础能力提升、低碳发展示范工程);五大体制机制(强化项目准入、推进低碳市场化的机制建设、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健全财税激励,完善节能监察);一项国际合作;三大保障措施(组织领导,评估考核,政策保障)。
时间上分三步走,每两年评估考核一次。分别是2018、2020和2022年,2022年作为最终考核核算年。
未来我们将继续强化落实。下发2018年工作要点,是根据我们的总体目标,细化到各项工作的目标,同时制定具体的各项任务,明确各任务的责任单位,以保证2018年全市碳排放控制目标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