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培育新质生产力”专题讨论会成功举办
2024年7月18日

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iGDP

2024年7月3日,由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iGDP)主办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培育新质生产力”专题讨论会在安徽省经济研究院的支持下举办。

来自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宣城市发展改革委、蚌埠市发展改革委、淮北市发展改革委、淮南市发展改革委、六安市发展改革委、宿州市发展改革委、铜陵市发展改革委、安徽省节能协会、安徽省碳中和产业协会、安徽省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安徽省工程咨询研究院(安徽省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合肥工业大学等单位的40余位代表参会。

党中央、国务院做出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重大决策部署,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稳增长又促转型,既利企业又惠民生,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近期,安徽省出台了《安徽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

为系统推进安徽省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支持安徽省制造业转型升级,iGDP邀请能源转型、工业转型和金融领域的知名专家以及安徽、广东、山西等地开展相关工作的专家,就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下简称:“两新工作”)的政策进展、落地实践、机遇与挑战以及金融支持创新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会议现场

圆桌论坛现场

专家观点集锦

  • 面临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推动“两新工作”需要以控碳降碳为引领,要统筹十四五目标任务和双碳目标、美丽中国长远要求,统筹节能降碳、减污、减煤等约束性要求,统筹推进设备更新四大行动——即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循环利用和标准提升,统筹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能源结构调整和流向优化。“两新工作”需要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财税支持、机制创新、基础性工作深化、产业竞争新优势培育、差别化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链、项目高水平筹划、注重安全韧性等领域的工作。
——田智宇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
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 过去的十多年来,我们国家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正在加速推进。工业部门内部的原材料工业能源消费占比逐渐下降,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我国在持续加快绿色制造和绿色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自主创建或者机制培育,已经开展了七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的创建活动。
——冯相昭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研究员
  • 安徽省“两新工作”已经在工业、建筑、交通、教育、医疗、旅游等领域全面铺开。其中,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已开展了多项活动。安徽省“两新工作”需要巨量投资,资金来源目前主要依靠国家预算内投资、超长期国债、企业自有资金等渠道筹集,缺口巨大。如何撬动更多资本进入,如何设立更高标准筛选需要更新的设备,如何更有效地组织企业申报,如何指导企业选择更具前沿性和经济性的技术,如何有效组织资源回收再利用等问题都是安徽省亟需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张乐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环资处调研员
  • 未来煤电将从基础性电源转变为调节性、保障性电源,煤电机组的灵活性改造将会发挥更大作用。此外,煤电机组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煤电耦合电化学储能、煤电掺烧生物质或固废、煤电远距离大温差余热供热等技术和设备等都是值得关注的设备大规模更新的方向。
——袁家海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 REITs是一个产融结合的金融创新工具,起到了盘活存量资产和促进有效投资的重要作用。REITs的诸多优势可以有效支持各领域的设备大规模更新工作,不仅能有效补充现有“两新工作”的资金来源渠道,还能成为政府部门管理”两新工作”的抓手,优化资金使用效率,及时披露相关信息。
——王煜昊
瑞思不动产金融研究院研究部负责人
  • 在安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支持下,特别是中科大和中科院合肥分院,安徽省的创新产业发展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可以预见未来的技术创新将具有变革性的影响,因此建议安徽省在设备更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展现出前瞻性的视野。未来产业竞争的一个关键领域将是绿色能源的竞争,特别建议安徽省加强对绿色电力供应和相关下游产业发展的关注和投资。
——姜克隽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员
  • 设备大规模更新的体制机制改革、资金来源、人才培养等方面目前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在此次大规模设备更新中,如何支持中小企业的更新需求,如何建设项目库,如何帮助企业平衡投入和收益,如何建立回收资源的有效系统是需要应对的挑战。
——廖翠萍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能源战略研究中心
副主任/研究员
  • “两新工作”将是一个长期工作,根本的动力来自于企业自身的需求和对市场和政策的长期预期。在实际工作中,单个企业很难承担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投资量,需要国家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的支持。但是在争取资金和项目入库的过程中,企业需要相关指导和能力建设。建议各级政府部门积极开展政策宣贯工作,有效组织企业申报,争取形成“一企一策”、“一园一策”的政策实施细则。
——何泓
山西科城能源环境创新研究院院长
  • 根据iGDP研究测算,以安徽省双碳目标为导向,2021年到2035年间,气候减缓相关投资要占安徽省年均GDP的5%~9%左右。其中,达峰情景下,能效提升投资约占总投资量的24%;中和情景下,能效提升投资约占总投资量将增长到60%。如此巨大的投资规模需要体制机制创新来推动公共投资和社会资本形成合力。安徽省未来可以关注省内建筑的气候韧性改造工作和标准提升工作,以激发企业合规动力,提升企业自行开展设备更新的意愿。
——胡敏
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主任、联合创始人
  • “两新工作”目前遇到三重挑战,一是企业难以独自承受设备更新的投资,二是需要保护企业资金链安全,三是政府部门如何对“两新工作”进行整体的管理与协调。
——蒋旭东
安徽省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 初步估算未来安徽省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将需要大约1900万亿的投资规模,资金需求巨大。建议打好政策组合拳,用足用好政策,按照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
——汤丽洁
安徽省经济研究院低碳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