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iGDP
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iGDP)于2024年8月19至20日在山东烟台成功组织了“气候行动模型能力提升班”系列培训的首期活动。本系列活动旨在加强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内交流与合作,提升量化模型工具应用方面的能力,助力省市级地区科学气候决策。
本期活动得到了山东工商学院经济学院、山东工商学院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的协办支持。培训内容专注于能源政策模拟工具(EPS)的应用。EPS模型工具由能源创新公司(Energy Innovation LLC, 以下简称EI)开发,用于模拟和评估能源与气候政策的影响。
自2014年,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NCSC)、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ERI)及美国能源创新(Energy Innovation,EI)三个机构共同合作开发了中国国家EPS模型。这一合作成果为国家和地方层面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量化研究工具。
iGDP长期参与EPS模型的本地化开发和应用,积极开展专业培训和能力建设,帮助政策研究者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工具,加强领域内的交流和合作,以期提供跨学科、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本次培训采取了专家分享与EPS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活动邀请到来自不同领域的资深专家分享各自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为参与者提供行业发展见解。工具培训通过分模块介绍和实际应用,使参与者加深对EPS的理解并掌握必要的操作技能。为支持我国地方层面低碳转型研究,培训定向邀请了来自安徽、北京、重庆、广东、海南、江西、辽宁、山东、山西、天津等地的40位低碳发展研究人员参与。
iGDP 副主任汪燕辉向介绍了提升气候行动建模能力对于支持省市级绿色低碳转型工作的意义,以及本次培训的主要安排。山东工商学院经济学院院长唐松林作为协办方代表,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分享了工商学院近年来与绿色低碳发展相关的组织构建和研究进展。
图1 汪燕辉副主任(左)和唐松林院长(右)开场致辞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的胡秀莲研究员作为第一位主题发言嘉宾,向大家阐述了气候行动的紧迫性,特别强调了开发和应用气候行动分析模型的必要性。胡老师强调,理解和应用气候行动分析模型对于优化减排路径、提升适应能力和推进绿色转型至关重要。此类模型帮助识别影响因素,评估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确立实施策略的优先级和时间线,从而支持政策创新和国际合作。
图2 胡秀莲发言
为了让学员了解EPS工具的开发初衷和全球应用概况,EI的研究与建模项目经理邓敏姝介绍了EI和EPS工具的发展历程。EPS工具旨在让决策者和监管者了解哪些气候和能源政策能够最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有利于经济发展和公共健康管理。介绍完全球范围内EPS合作伙伴与项目后,她还以中国(iGDP)模型为例展示了网页版EPS的交互功能和可视化效果,并展望了目前EPS模型工具的升级计划。
图3 邓敏姝介绍EPS开发概况
iGDP代理研究副主任、高级项目总监杨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EPS工具在中国本土的应用与维护情况。她重点介绍了iGDP围绕EPS模型开展的多项工作,包括维护国家模型、建立分省基础模型、提供行业研究支持、组织能力建设活动和建立技术支持中心。她向学员们强调了EPS模型的特点,及其支持绿色低碳转型路径研究的适用性。
图4 杨鹂介绍EPS应用概况
针对国家模型及分省基础模型相关研究工作,iGDP能源转型项目主任李鑫迪做出了全面介绍和专业解读。iGDP模型团队于今年上半年基于国家模型开发了30省的分省基础模型,以识别各省转型重点和路径。重点发现包括:政策情景下各省虽能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但向2060年的碳中和目标迈进面临重大挑战,特别是非二氧化碳气体的净零排放。随电气化水平提升,交通、工业及建筑部门用电需求将快速增长,清洁电力发展对减排至关重要。各省碳排放、增长趋势及发展阶段差异巨大,这也印证了分省施策的重要性,而分省模型有助于识别减排重点区域和部门。
图5 李鑫迪展示模型发现
为了帮助各位学员更直观全面地认识EPS工具,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的研究实习员刘桢基于自身学习使用经历,分享了选择EPS工具的原因,展示了广州EPS模型的重点发现,并总结了使用过程中的困惑。她认为iGDP编写的汉化版模型资料及手册帮助降低了EPS学习门槛。
图6 刘桢介绍EPS学习经验
在iGDP平台事务经理陈思敏的引导下,学员开展分组破冰,开展了以自我介绍、研究领域交流和模型使用经验分享为主题的讨论。小组聚焦于所在地区低碳转型的主要机遇和挑战以及希望借助EPS支持的研究展开了分享与交流。
iGDP助理分析师宋曼娇展示了EPS模型的整体模块关系、以及EPS及Vensim软件的安装基础操作。
培训随后按照建筑、电力、交通、工业领域开展,由领域专家就该领域的现状、研究进展和展望,在领域背景下,iGDP模型团队具体就EPS中领域模块的边界、逻辑和常见变量,并利用常见政策为例进行实操演示。各模块培训还设置了学员自主练习与提问环节,并由各组助教在旁及时解答与指导。
建筑模块主题发言邀请到了来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冯威研究员。冯威研究员介绍:随着节能建筑标准提升和市场需求变化,节能建筑已成为新建住宅主流,同时老旧建筑改造也越来越注重节能效果。通过改变燃料类型及推进电气化,可实现建筑行业大幅降碳。他还展示了全国和粤港澳大湾区建筑运行能耗及排放结构,分析了被动式与主动式节能措施的有效性,并介绍了近零能耗建筑的技术渗透率及其应用。此外,还探讨了隐含碳计算方法和减排策略,强调了建筑材料选择、施工过程电气化及再生材料应用的重要性。
图7 冯威发言
电力模块培训中特邀请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CCETP)副主任康俊杰进行分享。康俊杰副主任深入分析了德国自1992年以来的能源转型历程和可取之处,中国则面临着电价难调,需求侧资源难以有效利用、风光电贫瘠且分布不均衡和煤电基础保供和灵活支撑的作用难以撼动和有效替代的巨大挑战。中国电力转型的突破口包括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力度、改进电价机制和促进分布式能源发展等措施。
图8 康俊杰发言
交通模块培训过程中,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李忠奎进行了主旨发言,他指出,中国运输行业正积极推进低碳转型,包括“公转水”、“公转铁”和提升运输工具的技术性能,其中道路交通为突破口。交通部门低碳转型面临着节能、装备升级、运输结构调整等挑战,需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共同作用,考虑地区差异与发展阶段,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图9 李忠奎发言
在工业领域培训模块,山东节能协会会长赵培建进行了主题发言。赵会长认为,中国钢铁业从产量追赶、产能扩张转向注重能耗与碳排放控制,反映了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对环保和可持续性的高度重视。针对全球钢铁产能过剩等问题,中国钢铁行业需通过氢气冶炼等技术创新减少碳排放,实现绿色增长。虽然存在废钢资源不足、新技术成本高等挑战,但通过国家战略规划和产业调整,有望在未来显著降低工业领域碳排放。
图10 赵培建发言
各领域主题发言后,iGDP模型团队的助理分析师宋曼娇、能源转型项目主任李鑫迪、分析师袁雅婷、顾问奚溪分别带领学员们探索了EPS中相应模块逻辑及重点输入变量和政策。学员充分利用自主练习时间,在助教协助下进行了实操和小组讨论。
图11 讲师讲解各模块
在培训的最后,学员们迎来了本次培训“成果验收”环节。组委会发布了模拟政策组合挑战题,各组限时完成政策设置、调整和结果解读。各小组成功使用EPS进行了政策设置及分析,并基于不同的分析角度提出了见解,展示了成果。全体学员及专家、讲师通过匿名投票评选出了优胜组。
胡秀莲老师作为专家代表为各位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并为优胜组颁发了优秀学员证书和精美奖品。
汪燕辉副主任代表主办方向在座专家、学员和工作人员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并宣布本次培训圆满结束。
图12 全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