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iGDP
图:来自国家、地方及高校的专家参与本次会议
会议简介
中国科学院一项研究显示,我国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总量的53%。“社区”作为最基本的治理单元,与“人”的相关性最强,是日常生活消费最基本场景。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突破65%,城镇人口达到9.21亿。目前中国人均用能量较低,但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用能需求一定会大幅增加,“社区”是解决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最后一公里。
在2023年,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开展了“社区推动居民低碳消费”项目。项目旨在开发一套《促进社区居民低碳消费工作指南》(下文简称“《指南》”),为街道、社区管理者、物业公司提供具有借鉴价值的实践指南。1月11日,“社区居民绿色低碳消费研讨会”召开。今天编发的是能源基金会在城市社区的工作介绍、《指南》及传播活动简介以及地方社区开展低碳实践的案例介绍。
发言精选
林微微 能源基金会低碳城市 高级项目主管
社区是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最后一公里。社区综合了能源、建筑、交通等具体的低碳技术的应用场景,也和公众的生活消费息息相关。社区蕴藏着多元化的低碳参与力量,无论是人群还是组织、机构。社区的尺度小,投资小,见效快更利于技术迭代和模式总结、推广复制。
从减碳量的角度看,虽然社区层面的减碳量与行业相比相对较少,但也不可小觑。通过我们的测算,社区通过应用绿色低碳技术,加上推动公众生活方式的转变,减碳量约能达到35%-65%。
从我们整理的政策信息来看,国家在2020-2023年也陆续发布了一些指导性的文件,其中以住建部、发改委的文件为主。住建部侧重绿色社区创建,完整社区建设等,发改委则强调推动居民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节能的方式转变。
能源基金会在社区层面开展工作已有三、四年,主要包括:
理论研究:支持在社区尺度上的碳减排核算和减碳路径研究。
开发系列工具:包括绿色低碳韧性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绿色低碳韧性社区创建工作指南、街道社区减排行动和措施工具库、社区绿色低碳消费工作指南等。
试点实践:以上海市北新泾街道为试点应用社区绿色低碳技术,创建绿色低碳韧性社区;支持编制上海的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支持国家15分钟生活圈的规划技术指南;以北京市拱辰街道为试点探索街道、社区层面具体减排行动,开发街道/社区减排工具箱。
低碳消费案例研究与传播:开展了有关社区推动低碳消费的案例研究,并举办了一系列针对基层社区推动居民低碳消费的传播、赋能活动,搭建了社区绿色低碳消费的交流平台。同时,开发了绿色低碳消费季度简报。
社区工作确实特别庞杂,推动绿色低碳社区的工作肯定是久久为功,从能源基金会角度来看,只是做了冰山一角。通过今天的会议,我们也能发现更清晰的社区低碳发展路径:从策略上来看,需要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一方面是充分发挥试点项目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是联动部委、政策推广复制良好实践;这也需要更丰富的工具支持,以凝聚好的经验和做法;放眼社区,我们要着眼于社区的治理架构和社区文化,推动相关工作与社区制度相融合;最后,平台建设和传播能催化机构间的互动与交流,促进形成更大的合力。
汪燕辉 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 副主任
iGDP自2019年开始通过国家发布“无废城市”相关政策的契机,探索在社区层面推进个人行为减排的实践路径,在北京市怀柔区开展了“无废乡村”实验项目,以此探索以社区为单位推动居民的行为减排。
我们发现了紧跟政策窗口,挖掘社区需求,动员社区网络,在社区层面促进居民行为减排的有效路径。后来,iGDP将这套工作方法拓展到减少塑料污染、绿色制冷等议题,也积累了相应的社区行动经验,并拓展了更广泛的社区实践网络。
在社区工作伙伴的支持下,我们介入到低碳消费议题。这个议题的工作让我们对社区低碳工作的现状有了系统性的梳理,并把基层政府这个具有核心影响力的群体纳入到研究视野里,以他们的能力建设需求为导向研发出了《社区推动居民低碳消费工作指南》。
陈思敏 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 项目经理
低碳消费是指居民在衣、食、住、行、用等五个方面的消费过程中自觉减少碳排放的行为。消费过程包括选择购买、使用管理、废弃处置。《社区推动居民低碳消费工作指南》的目标受众是街道、社区层面的基层政府工作者和物业管理公司的工作人员。
《指南》简介:
来自全国多个城市的432名基层工作者参与了本项目调研,他们的积极参与对我们开展相关分析至关重要。我们通过结合全国性的案例、数据调研,剖析社区推动居民低碳消费的工作现状,总结出社区层面的五大工作策略,分别为优化硬件设施、培育社区内生性资源、整合社区外部资源、居民教育与居民参与、行动经验传播,在每个工作策略之下,我们又分别对具体的行动措施进行归纳总结,梳理出19个行动措施,每个行动措施下又细分不同的行动方向。为了让基层工作者对低碳消费措施的减碳潜力、资金投入、实施难度形成整体认知,项目组邀请了社区管理者、领域专家对此进行评分,最终形成了行动措施一览表。
为了有效帮助基层工作者应对社区低碳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分别从社区工作者个人、社区两个维度分析了存在的影响因素,并给予相应行动建议,在此基础上结合居民在能源、衣、食、住、行、用消费等维度,收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社区低碳实践案例。
为了辅助基层工作者更系统地了解推动低碳消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也整理了低碳消费基础知识,行为改变的减碳潜力数据、国内各部门的政策信息作为辅助性的工具包。
传播活动及平台建设:
我们在调研的不同阶段邀请了《指南》的目标受众——基层工作者参与《指南》内容完善并为指南的推广提供建议。我们分别举办了3场传播活动,主题分别是“从消费到废弃物”南宫垃圾焚烧厂参访活动、社区为本的低碳消费本土实践经验分享会以及“社牛派”社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活动,3场活动共吸引了137名基层工作者参与,我们也初步积累了面向基层工作者的双碳能力建设经验。最后,我们邀请了一些关注社区低碳消费议题的伙伴组建了一个松散型的线上交流平台,以此更好地整合、传播社区层面的研究及行动经验。
刘贇 四川非鱼环保咨询有限公司 发起人
成都市金牛区新桥社区以近零碳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为契机,我们作为在该社区深耕社区共享共治的社会组织探索了一些地方层面的行动经验。
首先,我们通过社区调研发现社区自有的生态本体是天然的优势,这是将公众低碳生活方式与社区治理工作相融合、活化社区优势资源的基础。
第二,我们根据不同的商家、不同的公众群体分别设计了参与路径,将社区原有复杂的关系网进行拆解。
第三,我们将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改造成社区近零碳中心,在编写中心共建指南时就将有可能的参与力量都规划进去。
最后,在近零碳中心运行的过程当中,我们培育了大学生的自组织做本土植物的研学,利用社区闲置的空间建设教育实践基地,并联合在地学校参与日常维护和举办社区低碳活动,衍生出更多兴趣类的社团。
除此以外,我们还通过iGDP捐赠的绘本举办了社区流动绘本馆,设计挑战任务,以此吸纳不同年龄段的亲子参与,例如大龄的孩子通过参与“后浪故事会”讲述他们的低碳故事。动员商家是社区推动低碳消费的必然路径,我们研发了零碳市集的玩法,并利用社区公园的场地资源推动落地,为社区商家提供引流的同时也能吸引他们参与低碳共创,例如和广告公司合作的绿色广告方式,尽可能循环广告材料,把废弃的广告材料用于制作零碳币或文创产品,通过售卖文创产品充实零碳基金等。
范层峰 上海市长宁区北新泾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北新泾街道去年在能源基金会的支持下完成了绿色低碳韧性社区创建实践项目,我们对街道15分钟生活圈规划的减碳潜力、部分社区中的气候变化风险进行了评估,这让我们了解到社区原有的养老设施也可以成为社区减碳的路径之一,同时让居民形成对于低碳韧性社区的共识。紧接着,我们创建了低碳韧性社区的评价体系。在融合现有国内外的评价标准之上,我们引入了生态韧性的指标,形成覆盖政府职能的八个类别的指标体系。在实践层面,街道实现了共享充电桩全覆盖、在试点小区应用光伏发电技术和储能技术并接入国家电网,开展生境花园共建试点,并结合气候韧性理念编写了社区特色的运维手册。
李丁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
在社区层面推动低碳消费是难度比较大,但长远来看非常有价值的工作。
项目符合国家双碳目标及低碳转型发展的整体战略方向。中国经济正从过去的投资驱动实现转型,中国人的消费水平仍低于全球水平,中国人的消费会在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国人以何种方式生活、消费会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国家的碳排放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从此时此刻开始引导培育中国居民有更低碳的消费习惯,形成更低碳的消费结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社区之间在自治的资源、能力上差别很大,社区治理的目标根据乡镇街道的考核标准制定。因此,在前期探索路径、方法时,选取社区作为样本会有比较好的效果。我们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到,约有1/3的社区愿意积极探索低碳发展路径,但还有47%的社区是非常谨慎、保守的。所以,在后期铺开的时候,我们又要借助更高级别的政府部门把好的考核标准渗透到各个社区。另一方面,千千万万的基层工作者在低碳、环保方面的能力仍有很大培养空间,我建议相关研究报告、指南手册尽量开源,同时推动建立好的培训体系与机制。
过去,我们社会学的本科生和硕士培养比较强调学术研究。未来,我们希望他们也能学会一些非社会学的专业技能,成为基层治理综合型人才,可持续的社区发展、低碳消费等都是非常好的方向。
潘支明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 城市项目主任
社区工作特别庞杂,虽然体量小,但也是一个全新单元,涉猎面很广。《社区低碳消费指南》进行了自下而上的分析研究,形成了更为全面的菜单,未来在指导各个社区进行行动选择时可以有所参考。
第二,我们做社区层面的低碳工作,是在“中国2035年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的大目标支撑下的工作。因此,至少在近中期,我们在社区层面肯定不以直接减碳为目标,更多应该是调动大家的参与感,提升践行绿色生态对的获得感。
在社区层面开展工作也要抓住激励的主线。在我们与宣教中心合作研究的低碳消费激励措施课题里,有关激励的具体做法在社区层面要做大大的简化,体现为找准大家最关注的社区问题,如生境花园、共享充电桩、社区食堂等,围绕这些点找到突破,做出各个社区的特色,这是未来可以重点关注的方向。
乔峰 万科公益基金会 气候议题顾问
从社区管理者、行动者的角度来看,大家对于怎么构建低碳或碳中和的社区仍存在较多困惑,如我们在深圳近零碳社区的标准上,更多提出了指标性的目标,如到2025年人均碳排放要减少40%,但这40%从何而来?这个时候就需要很多指南、标准为我们建构一个完整的系统,让大家可以寻找自己可以做事情的坐标。
万科基金会围绕深圳梅沙社区也做了一个低碳指南,近期会发布。社区是非常多面向的,不同的指南有不同的特点,我希望将来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专门把这些指南、标准拿出来进行比较、交流。
从社区治理的视角把社区商业组织、社区居民、社区NGO串联起来,共同构建低碳社区的场景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进一步深入理解中国现阶段的社区适用怎样的治理架构也非常有必要。
杨碧玉 国家节能中心宣传培训处 副处长
指南选取社区作为研究对象解决了政府管理体系在节能降碳实践层面的空白。过去,国家发改委牵头做绿色生活创建的过程中,绿色社区是很难确认责任单位的板块,最后确定由住建部去牵头,但从行政管理的角度看,住建部对社区没有直属或隶属关系,建筑部门的文件都难以下发至社区,只能通过基层政府去转发。因此,我认为这个指南其实解决了绿色生活创建中最薄弱的环节。再者,在社区层面,我们能实现大部分群体的覆盖。指南聚焦到消费议题上,我觉得从实践层面是更科学的把握。
建议:
在指南中可以把信息化、智能化加入进来,社区现有的工作体系里面和信息化、智能化紧密相关。
社区文化是比较重要的方面,可以考虑纳入到评价体系中来。
对现有社区的工作人员提供精准的指导,应该跟现有的政府管理体系和政策体系有所结合。
创新与促进。希望能聚合今天会议的专家力量和服务团队,为节能降碳工作提供更多不同于现有的政府主导的工作模式,提供创新思路,互相促进。
以社区为单位的节能减碳工作应该有以下几个重点:标准和评价体系的建设、衔接好管理机制、推介创新性的行动模式和技术、对居民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引导等。
国家节能中心已连续三年在全国节能宣传周的启动仪式上把绿色生活创建作为一个重点环节加以推动,绿色社区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内容,与今天的项目有比较大的关联。我们期望能与在座的专家、机构代表继续保持良好互动,互相支持。
张元龄 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 高级城市规划师
社区层面的激励措施很难一步到位地融合到政府工作指标中去,但从公众感受的角度出发,直观地感受到低碳行动的效果会使其感受到很大的鼓舞。但减碳的工作可能需要一些量化的数据支持,包括量化的现状诊断-规划决策-实施监测-绩效评估,以此构建相对完整的体系来提升公众的共识。
社区推动低碳消费是综合性、全流程的干预,我们经常说的低碳绿色,是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求前提下的低碳发展,就像规划设计和运营治理两个模块需有机结合,打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才能实现长效地影响人们对绿色生活方式的选择。
结合我们在社区生活圈的规划设计减碳潜力评估的项目经验来看,我们发现如果为公众提供一个更好的社区生活圈的出行环境,是可以促进人们自发地选择更加低碳的生活方式的。我们针对公众的调研也发现,低碳目前仍然不是公众行为选择的首要原因,但能提供额外的附加价值。
钟丽锦 北京环丁环保大数据研究院 副院长
基层工作者工作繁杂琐碎,难以有专门的学习时间,使用简单易懂且符合基层工作者语言模式或者更鲜活的案例可以帮助基层工作者快速学习吸收。反过来看,为基层工作者提供反馈机制,同时不增加其工作负担,也是同样重要。
未来,可以进一步界定哪些类型的消费引导放在社区层级,即从社区层面出发设置消费细分类别,并开展针对性活动。
指南要为社区推动低碳消费指出行动的主线,能帮助社区更加聚焦,并思考筛选可行的措施。
为社区推动低碳消费的工作痕迹管理提供规范化的台账模板参考,以此帮助社区完善文件梳理、文本规则和经验留存工作。
很多社区低碳工作的认识主要停留在垃圾分类上,认知拓展仍有较大空间。我们希望能参与推动地方先进试点社区、研究机构、基金会和其他NGO等形成合力。
张秀静 北京市昌平区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 副主任
新知识,传播活动让基层工作者较为全面地接触低碳社区、零碳社区的知识,弥补知识短板。
新思路,活动可以让基层工作者把低碳发展议题与社区治理工作相互结合。
新视野,《指南》中的案例有可以让基层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如何将手头工作与社区低碳发展的趋势协同推进。
最后,对未来的社区项目提出寄望:
做深试验项目,形成样板;
做宽宣传普及,形成氛围;
实能力提升,形成社区自身的发展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