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与碳交易

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 葛兴安

绿色金融的起源和现状

绿色金融的源起是中国整体的发展理念出现了巨大转变。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绿色金融应运而生。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于2015年4月和9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两份顶层设计绘制了国家绿色金融的发展蓝图。2015年4月,央行下设的中国金融学会专门成立了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简称“中国绿金委”。该机构主要负责推动中国各项绿色金融政策的研究、制定和执行。

到目前为止,绿色金融在中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显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016年8月,国家七部委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我国成为全球首个从中央政府层面对绿色金融发展进行顶层设计的国家。2016年杭州G20峰会首次将“绿色金融”纳入议题,意味着全世界主要国家在绿色发展领域的重心转向绿色金融。2017年汉堡峰会和2018年阿根廷峰会延续了绿色金融的重要话题。这是中国对近几年G20峰会非常重要的贡献,也使得我国迅速在国际社会掌握了绿色金融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2)2017年6月,国务院在全国五个省、八个区(或者是地级市)宣布开展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这是国家在绿色金融改革领域的首创。试验区的建设特色是鼓励地方结合自身产业、经济结构的发展情况进行主动的创新和尝试,探索切合地方实际发展的绿色金融模式。

3)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从2010年开始到去年为止,国家绿色信贷余额约为8万亿人民币,占全部贷款余额的10%左右。虽然比重不是很高,但是非常大的进步;2015年12月,国家发改委和人民银行作为两个国家重要的企业债券发行监管部门,分别出台了具体的绿色债券政策。2016年中国一跃成为全世界发行绿色债券最大的国家,年发行量约为2400亿人民币。2017年中国是继美国之后,全世界发行绿色债券第二大的国家。尽管如此,绿色债券仍只占国家债券总额略高于1%的比例。研究机构预测中国绿色债券将达到债券总额的20%,可见绿色债券的发展潜力非常大。

4)绿色金融的发展非常重视基础和机制层面的突破。比如国家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今年开始要求纳入环保部重点排污名单的上市公司,必须在半年报和年报里强制性披露环境排放信息,并规定有相应的表格和格式。除此之外的企业强制要求信息解释,鼓励企业自愿披露。计划到2020年环境信息披露的要求扩展到所有上市公司。与此同时,其他绿色项目或绿色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也在进行。环境信息披露为整个社会识别“绿色”机构,为政府甄选“绿色”企业或产业以给予更多扶持提供了重要数据。在此基础上,推动银行、公募基金等金融机构开展环境压力测试,量化自身绿色信贷、绿色投资覆盖的企业所隐含的环境风险。

我认为,发展绿色金融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需要。绿色金融的定义是支持环境保护和治理,支持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高效利用等活动的金融服务,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绿色金融各项政策的最终目的是运用经济杠杆提升非绿色投资的资本成本,降低绿色投资的成本,逐渐脱离政府政策的推动和扶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投资商业模式。

 

绿色金融和碳交易的关系

2011年开始,国家提出七个碳交易试点省份,其中包含湖北省。2015年,习近平主席对外承诺中国要在2017年启动全国碳市场,碳交易的重点从试点阶段迅速转向全国碳市场的建设工作。2017年12月19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宣布以电力行业为突破口的全国碳市场启动,经过基础的建设期、模拟交易期、正式启动期,预计到2020年进入正式的履约和交易环节。

试点期间,碳金融按照国家绿色金融发展顶层设计的要求,在交易工具,比如碳远期以及融资工具,比如抵押贷款、碳基金等方面都有所尝试。绿色金融的发展意味着碳金融也在向前。目前国家在积极推动环境权益抵质押工作,包括碳资产抵质押,它具有更高的市场化程度。碳市场的建立需要同时考虑绿色金融的发展,两者在机制设计、流程程序、部门监管等方面密切相关,互为助力。

 

绿色金融和城市达峰的关联

1)交通领域。低碳的交通基础设施的特点在于周期长、投入大、有政府政策扶持,因此比较适合用绿色金融工具,比如以政府市政债发行绿色债券的形式为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

2)工业领域。通过绿色投资基金,更好地利用股权投资,在不增加企业杠杆的情况下帮助中小企业在绿色产业领域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结构更加绿色化。

3)建筑领域。目前我们在尝试判断绿色信贷或绿色基金是否可以更好地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从国内外的实践看,绿色信贷对于推动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具有一定作用。新建绿色建筑采用绿色基金的方式更容易筹集资金。

 

(图文编辑/韩迪 )

Close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