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周年:继往开来 任重道远
2018年5月10日

绿色创新发展中心 李少欣

(摄影:李少欣)

 

2018年4月21日,盛况空前的绿色金融界盛会——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在京举行。来自220多家绿金委成员单位、70多家相关单位和逾50家媒体,共计700余位嘉宾参会。

“地方绿色金融的改革创新试验是2017年绿色金融三大亮点之一。”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周诚君在年会上作出上述评价。本次绿金委年会以“地方发展绿色金融创新与发展”为题的分论坛,邀请到绿色金融试验区和积极参与绿色金融的城市代表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收获。

 

地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积极性持续高涨

2017年6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5省(区)选择部分地方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随后,江西的赣江新区,贵州的贵安新区,新疆的哈密市、昌吉州和克拉玛依市,广东的广州市以及浙江的湖州和衢州市等8个地区获批成为首批试验区,相应的总体方案由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环境保护部、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印发。

试验区基于各自的产业特点和城市发展情况,有重点有部署地推动区域层面的绿色金融创新和发展,以期形成在体制机制上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试验区启动近一年,地方政府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积极性持续高涨,除试点地区外,多个非试验区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努力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金融措施。

 

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尚待完善与细化

在绿金委年会上,关于绿色标准的问题是被提到次数最多的。金融界人士、地方政府代表、第三方机构的代表都对如何界定“绿色”提出疑问。

实际上,国际上绿色金融的定义和标准尚未达成共识。《2017年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中期报告》也将“统一绿色定义和认证的标准,使国内外绿色定义和认证标准一致化”重点建议。

多年前张长龙曾撰文表示,绿色金融标准是银行为了规范绿色金融业务,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专业性机构协商一致制订并由公认机构发布,供金融机构共同使用和重复性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绿色资产标准化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实际上,比起其他一些国家,中国的行动更快。” 绿金委主任马骏在一次访问中提到。中国在《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已经提出绿色金融和绿色金融体系的清晰定义,并明确其目标,在《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公告》、《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绿色债券发行指引》等重要文件对绿色债券执行、适用范围、支持重点、审核要求等进行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不明确的地方,这仍需要完善和细化标准和评估认证体系来帮助金融机构识别绿色项目和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对此,部分地区对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及评价体系已经进行探索。如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与湖州市人民政府全面深入合作、共同推进湖州市绿色制造及绿色金融标准化建设工作。2018年4月,湖州市在京发布了《湖州市绿色企业认定评价方法》和《湖州市绿色项目认定评价方法》。

厦门市金融工作办公室总经济师姚志萍在发言中介绍,在厦门,绿色信贷补贴主要依据监管部门银监局的认定和意见,而对于保险市场则面临更多的困难,“需要政府牵头和银监局、环保局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制定一个标准”。

此外,香港品质保证局在2018年3月推出“绿色金融认证计划”,为绿色金融债务工具提供第三方认证服务。

 

环境信息披露是绿色金融的基础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认为:“绿色企业应该比非绿色企业融资成本更低,而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就能很好地起到这样的作用。如果环境信息披露比较充分,那么环保表现好的企业,其股票估值就会高,发行的债券利率也会比较低,这样就起到了降低绿色融资成本的作用。”

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主要是财务和公司治理的信息,社会责任信息、环境信息被作为自愿性要求,并非强制。在2016年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将加大对伪造环境信息的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的惩罚力度”。

绿金委副主任、中证金融研究所副院长马险峰评论道:“强制性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对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对推广、发展ESG投资都会奠定非常好的数据基础,对以后资本市场调度资本资源、吸引长期资金投资绿色企业、绿色项目,实现资本市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都会有重要的意义。”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研究报告》和《中英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进展报告》也在本次会议中发布。绿金委也正在研究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的指标体系设计,促使社会责任信息和公司治理信息越来越完善。

湖州银行党委书记吴继平明确指出,环境信息披露的试点工作将会作为其两项重点工作之一。新疆作为首个建设绿色项目库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与第三方合作下建立的绿色项目库,将3个绿色金融试验区共365个纯绿项目纳入项目库。这对环境信息披露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但绿色项目库将如何披露环境信息、企业和金融机构如何参与,都影响绿色项目库对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作用力。

 

第三方机构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中角色重要

绿色金融产品的认证、绿色项目的评定等工作都是需要专业第三方机构提供技术支持,确保绿色金融的有效执行。尤其是技术升级改造及创新技术等项目,第三方机构为金融机构对项目进行评估或监督,确保执行效果和降低风险。在《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提到,研究探索绿色债券第三方评估和评级标准,规范第三方认证机构对绿色债券评估的质量要求。

此外,银行和政府也欢迎第三方机构的参与,合力推动绿色金融体系构建。新疆、衢州、贵州等多个地区代表在会议上对第三方机构参与到标准体系构建、平台搭建、数据库等体系构建工作中表示欢迎。

“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这是我们衢州比较好的经验和体会。” 衢州人民银行行长阮建明表达对第三方机构的参与表示肯定。

“很多细节的技术性的问题一定是需要借助第三方、专业研究机构的力量来做我们整个系统性构成的补位。” 姚志萍补充到。

绿色创新发展中心分析了不同机构的预测报告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十三五”期间中国的绿色低碳投资需求在6.6万亿到14.5万亿人民币之间。城市是经济活动的核心,同时也是资源能源的主要消费者、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排放者。目前,中国有三批,共计87个低碳试点地区。

这些地区是绿色低碳转型的创新动力,同时也需要更多资源支撑其转型行动。将绿色金融试验区与低碳试点地区对接,既是将政府的推力与市场的拉力对接,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未来如何从城市层面推动中国绿色金融体系,金融与绿色低碳如何有效协同与合作,需要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这也是未来绿色创新发展中心的工作重点之一。

Close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