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平:既要塑战速决,也须正视塑料问题的复杂性
2023年11月20日

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iGDP

塑料议题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热议的环境问题。国际上就制定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条约已进行了几轮谈判,还要进行多轮,这显示出塑料议题是一个复杂性的问题、全球性的问题,所以需要各方在不同场合、不同机制下来共同解决这个问题。此前,关于塑料问题的复杂性我们讨论较多的主要有两方面:

  1. 要从全产业链的角度看待塑料议题并从中识别关键点。无论是塑料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还是产生的碳排放问题,都要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去看待。以塑料产生的碳排放问题为例,从全生命周期来看,末端治理环节的碳排放占比较高。我们识别出这个关键点后,在末端治理环节上就需要出力更多。与末端治理不可脱节的是,在前端也需要做一些工作,给末端治理减缓压力和难度。

  2. 要正视和考虑治理方案的复杂性。例如,我们经常说用纸质材料替代塑料应用于终端消费,但应用场景的复杂性也引申出环境效益、场景适用性等一系列的讨论,也足见塑料替代方案的复杂性。再例如,国内外围绕塑料化学回收也热议不断,技术应用场景不能一刀切,这都需要更具体的研究和讨论。

虽然塑料议题具有复杂性,但问题总能一步一步解决,同时,要考虑一个优先级别。比如,近几年生产者、消费者能做什么,五年或十年又能做些什么,一个基于行动优先级别的指引对于生产者、消费者可能是有帮助的。

其中有些行动在消费端是很容易短期内实现的,但目前我们做得还不够。以外卖为例,从我个人体验出发,我每次点外卖,即使备注不需要一次性餐具,商家也还是会提供,商家在违背消费者减塑意愿上无需承担太多成本。平台如果有一个比较好的机制给予商家更明确的提示,或者好的分配物流的机制,这种现象是很容易杜绝的。再延伸一点,平台最好从更多维度去引导消费者尽量减少塑料消费。

所以,有的事情能马上做到,我认为是需要大家和消费者、生产者一起努力,快速解决。对于一些更加复杂的环节,我们可以持续寻找替代方案、优化方案来不断解决塑料带来的环境和碳排放的问题。

延伸阅读

图:《中国塑料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研究报告》封面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CCETP)于2022年发布《中国塑料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研究报告》。该报告分别分析了四条主要碳减排路径:源头减量、生产过程强化、禁止塑料焚烧和使用负碳技术,并为塑料行业助力中国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制定了相关路线图和保障措施。

  • 2020年到2030年的实施重点为设计一次性塑料减量的总体路线,试点生产者责任延伸机制,加强塑料重复使用与回收机制,同时优化石化行业产能结构。

  • 2030至2040 年间,需要设立原生塑料总量控制目标,强化生产环节能效提升,提高绿电和绿色原料的使用。

  • 限制和禁止塑料焚烧、增加负碳技术应用等措施将在2040-2060 期间发挥重要的减排作用。

 

点击此处下载报告。

郑平,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CCETP)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