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操操:北京市深度减排路径选择
2021年3月4日

绿色低碳发展智库伙伴

编者按:2020年10月30日,绿色低碳发展智库伙伴(GDTP)2020年度研讨会在上海顺利召开。来自上海、北京、重庆、天津、四川、广东、湖北、浙江、山东、辽宁、海南、内蒙古等地的近150余名嘉宾参会。与会专家围绕着“聚焦十四五规划,展望碳中和未来”的主题,解读五中全会精神,研讨“十四五”规划中的碳目标设定、全国各区域深度减排的可能路径以及促进绿色发展的市场和政策手段。全天的研讨会吸引了近万人在线观看。本期编发的是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操操的演讲精华。

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是一个年轻的机构,2019年随着机构改革整体由发改部门转隶到环保部门。受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委托,主要负责开展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规划、制度等方面的研究,承担应对气候变化国际交流和项目合作的具体工作,协助开展碳排放交易和应对气候变化宣传等相关工作。以下我结合已有工作谈一谈对北京在绿色低碳行动成效和减排路径选择方面的个人体会。

行动与成效

北京高度重视绿色低碳发展,围绕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深化落实首都功能定位,率先树立减量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强化污染防治攻坚和人口调控等措施,以功能疏解带动首都发展提质增效。碳排放强度位列全国省级地区领先水平,空气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主要做法包括:
  
一是着力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组织领导机制,促进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2009年,市政府成立了“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协调部署本市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2018年,中共北京市委设立了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下设“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小组”,全面加强党对大气污染治理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统筹领导,有效促进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
  
二是充分发挥绿色低碳发展规划引领作用,强化责任分解与落实。在 “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节能降耗及应对气候变化规划中,均将二氧化碳强度下降率和碳排放总量达峰目标纳入规划约束性指标体系,在全国率先实行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机制,取得积极成效。每个年度均将碳排放、污染物排放目标按年度分解下达到16个区。“十三五”时期全市二氧化碳强度下降率达到23%以上、降至0.42吨,是全国省级地区最优水平,超额完成下降20.5%的规划目标。
  
三是持续提升首都经济绿色发展水平,推动能源清洁化进程。制定发布《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从源头禁止建设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累计淘汰退出2100余家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金融、科技、信息、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201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83.5%。切实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比重,实现了以电力、天然气、油品为主的能源结构优化转型,化石能源内部调整基本完成。全市煤炭消费总量由2015年的1165万吨削减到150万吨以内,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降至1.8%。
  
四是统筹促进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低碳化发展,积极提升林业碳汇。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基本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示范推广超低能耗建筑66万平方米。大力发展低碳交通,轨道交通运行里程达到1120公里,中心城区公交出行比例达到74.1%,全市新能源车辆超过40万辆。完成两轮次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和森林碳汇提升工程,森林覆盖率达到44.4%,林木蓄积量达到1798万立方米。
  
五是积极创建规范有序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通过人大立法实施碳排放总量控制下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立了规范、活跃的碳交易市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碳交易法规政策和标准体系,覆盖了七个重点行业共800多家单位,目前已完成7个年度履约工作,累计交易量达到4143万吨,交易金额17.5亿元,成交均价超过60元/吨,碳市场已成为本市推动减碳工作的重要手段。

路径与选择

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历程、特征和增长驱动因素存在差异和规律,理解城市能源和碳排放的驱动力对于应对气候变化挑战,选择低碳发展路径至关重要。我们采用经典的Kaya模型回顾北京市过去20多年碳排放影响的关键驱动因素,选取碳排放关键驱动因素包括:人口、GDP、能源消费、能源结构等。可以发现:人口因素对全市碳排放贡献持续降低,经济因素是城市碳排放增加的关键动因,减碳因素与增碳因素基本抵消,能效提升和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对降低北京市碳排放贡献极大,基本抵消了人口和经济对碳排放的增量效应。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北京市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已经基本实现脱钩。
  
回顾过去,已有工作取得积极的成效,展望未来,北京市仍面临着能源消费需求保持增长,传统碳减排空间收窄,本地可再生资源禀赋有限,直接可降低碳排放手段不足等问题。北京市将在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指导下,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愿景,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坚持绿色复苏的气候治理新思路,把降碳工作作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城市战略定位,以筹办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以更高的标准、更强有力的措施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下一步将以碳排放稳中有降为重点,重点聚焦能源活动碳中和来谋划,主要围绕“净煤、减气、少油、节能、绿电”展开,即通过功能疏解、提升能效和可再生能源替代,大幅削减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并通过实施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林业碳汇和市场化机制抵消剩余碳排放量,最终实现碳中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