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生活里的气候危机,展望第 N 种低碳未来
2023年12月6日

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iGDP

非洲生活里的气候“危”机

虽然非洲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小的地区之一,但全球气候变化带给非洲很多影响,例如:生态系统破坏、健康问题和粮食安全等。

此外,由于电力短缺,许多居民无法正常使用电器和生活设施。

约翰内斯堡地标曼德拉广场感恩节当晚突然就停电了,整个广场都黑透了。

即使是比较有钱的人生活的地方每天晚上也要限电。路边的红绿灯也是不工作的。可以想象如果富人聚集区如此,那更多底层人民的生活是更加没有保障的。

因为停电可能一天会有好几次,甚至整个晚上都没有电,许多住户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会在家里安装太阳能系统和储能设备。然而,这些设备的质量和维护要求参差不齐,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尽管如此,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国际市场的拓展,这一领域仍具有巨大潜力。

以津巴布韦为例:电从哪来?
  

火力发电站设备陈旧。津巴布韦作为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电力供应以煤电为主,有四座主要煤电厂(Munyati, Hwange, Harare,Bulawayo),但已非常老旧。另外,历史上经历过严重的经济制裁,国际融资一直不同程度上受阻,以至于很多基础设施是没有资金去维护和升级的。

卡里巴大坝水位较低。卡里巴大坝是这里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水电站,由于近期一直面临较严重的干旱问题,大坝水位持续低位,加剧了电力供应压力。2022 年上半年,资金紧张的津巴布韦电力公司(ZESA)花费 7230 万美元进口电力,主要来自赞比亚、莫桑比克、南非。

离网方案盛行

离网能源成为用户必需品

太阳能和储能系统的大广告牌随处可见。由于电力短缺情况普遍,当地稍微有点经济实力的家庭都会想要在家里安装这样一个系统。

市场竞争激烈,产品质量参差

90%的产品来自中国,但是对产品质量与后续维修的要求与把控参差不齐。

缺乏有效市场监管

现政府没有一个非常成熟有效的市场监管体系。火热的市场机遇也可能带来不太健康的市场竞争。对于消费者而言,可能造成对可再生能源产品的不信任。

柴油发电机依赖

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校,柴油发电机都成为不得不“有备无患”的相对更稳定的选择,即使成本极高。

电动汽车开始出现(以及电动三轮车…)

比亚迪在哈拉雷有一个类似4S店,也看到有一家本地公司开始打造名为“Easy Go”的出租车品牌,全部使用比亚迪电动汽车。相比其他当地的出租车,比亚迪的电动车运营成本比较低,服务方式灵活,收费也低。

另外,这边有一家很有意思的本地社会企业,叫Mobility for Africa,主要是给乡村地区提供一个电动三轮车的解决方案,江苏简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技术合作伙伴。(我们在第三位嘉宾分享总结中会提供更多信息,敬请关注。)

政府正在做的努力……

非洲希望抓住绿色转型的发展机遇,已有一些零散的努力,比如:在供应链、资源端、政策等方面。现在有21个国家设有关于可再生能源项目的优待政策,28个国家推出了支持环境友好产品制造和贸易的政策,6个国家禁止关键矿产原材料出口,旨在把一些初级加工业留在非洲当地,4个国家推出了氢能战略。

整理自报告《 释放非洲在环境产品制造业未开发的潜力》

今年9月,非洲气候峰会在肯尼亚举行,很多非洲领导人提出把本地的资源尽可能的转化为生产加工的机遇,把生产力包括工作机会真正的转移到非洲来。我们的研究识别了部分可再生能源条件好,人口密集程度高,交通方便,有利于原材料和产品流动的国家,建议通过区域性联动模式,打造区域中心,辐射周边,“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困境在哪里?

非洲仍然处于一个发展欠发达的阶段,气候危机对于非洲的冲击是直观且深入的。同时,非洲对发展的需求又是很强烈的。在这一进程中,非洲无法依赖于便宜的化石能源来推动发展,又要应对气候危机,投资可再生能源,融资与债务是绕不开的挑战,政策如何落地,政府要怎样发挥作用,转型困境要如何应对等带来的是整套问题。非洲的气候行动必须和发展问题结合在一起。

互动交流

#1

问:中国的经验和资源如何能够在推动非洲低碳发展中发挥更多的作用?

答:中国的经验本身也特别的多元,我基于Mobility for Africa这个案例来简单展开一下。简谐和MfA的合作里面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一直在做专业技术转移的工作。本土化这种低碳创新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比如,电池,在中国实验的时候已经非常好,但是这边不同的路况,以及不同的使用场景下,会出现新的问题。会有工程师到非洲的现场来,对客户现场进行一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支持。这些问题可能他们坐在国内的工厂或者办公室是完全不能够想到的。本地虽然没有电力技术培养的生态和教育体系,但是他们仍建立了当地的技术团队,有点像咱们中国这种师父“老带新”的形式,在实践中去帮助他们成长。现在也有在跟本地职业学校合作,开拓对于相关人才培养的培训教育体系,或者说一个职业教育的方案。我觉得我们要真的在非洲发展,就要有点耐心,有一点深度的去探索这种更创新型的,更软性的技术合作和交流的方式。

另外,作为一个大型基础设施的补充,比如电网方面的创新,中国也有很多的经验,但是这些经验真的能够被非洲借鉴吗?我们需要看到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不同的政治生态,有着不同的电网与电力公司的挑战。如果我们不能够触碰到一定深度的话,我们很多时候是很被动的。局面就是我们有钱或者有技术,想拓展这个市场,但是我们要被动地等待当地合作方,或者政府去给出一个更适合我们的合作模式。

#2

问:在非洲的经历对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

答:你会看到,非洲的很多问题是不能够用一个融会贯通的逻辑去理解的。同时,这些文化冲击会让你成为一个更具有包容性和多元视角的人。我觉得对于年轻人来说受益最大的就是,中国的经济形态相对来说更加稳定了,如果想要寻求更大的发展机会,或者说更有意思的发展模式,非洲绝对是一片热土。当然你要随时准备好,很多事情是你想象不到的,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政策,包括安全方面的风险。你要去做一个主动的管理,同时要有一些心理准备,因为很多事情就是一个运气问题。在非洲会有更多让你去创造和想象的空间,同时这个创造和想象它是真正能够为当地老百姓解决他们的问题的,同时也给我们自己很多的教育与思考,例如: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当地人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吴雨浓,青年知识平台“非洲咨研”主创成员,睿纳新气候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