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气时代 | 老挝稻鱼种养结合的经验与启示
2024年9月14日

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iGDP

水稻是老挝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60%,全国70%以上的居民种植水稻。除了水稻等粮食作物之外,蔬菜种植、畜牧业和渔业也是老挝食物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老挝的畜牧业规模较小、商品化程度有限,渔业活动通常也是季节性的。因此老挝政府在多项政策中提出促进可持续、生态的农业生产实践,包括种养结合、农业生态景观管理、环境友好的草害和虫害防治等。近日,由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发布的一份案例报告《在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引入稻田养鱼:政策参与》,详细介绍了老挝阿速坡省(Attapeu)的农户推行稻鱼共生的有利因素、面临的挑战,以及进一步推广所需的相关支持。 

阿速坡省位于老挝的南部,在农业生产实践方面与老挝类似:除了水稻和其他经济作物外,鱼类和牲畜是农村家庭的基本食物和收入来源。但阿速坡省的农业生产也有其自身特点:在稻田中建造捕鱼池(loum pa)是当地的常见行为。虽然当地渔业生产的商品化能力仍然有限,但为稻田养鱼实践的试点提供了有利基础。

通过田野调查和研究,案例报告分析了稻田养鱼试点推广的有利因素:

  • 其他类似项目的成功:FAO在阿速坡省也进行过稻鱼共生的试点项目,参与试点的鱼类产量、重量显著提升,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 稳定的鱼苗供应:新建的养殖中心为农户提供了稳定的鱼苗供给,此前农户主要依靠附近集市的小规模鱼苗卖家;

  • 当地建造捕鱼池的传统:这一传统对于在试点后在全省推广稻鱼共生,提供了潜在的机会。

对于在更大范围内推广稻鱼共生潜在的挑战,以及相应的政策支持,案例报告也给出了相应的见解:

一些不愿参与试点的农户认为将部分稻田用于养鱼会降低水稻产量,这种看法可能会阻碍稻田养鱼的推广。

  • 针对这一挑战,研究机构应和地方合作,定期向农户传播基于实证的稻鱼共生养殖模式的好处(如减少病虫害、增加稻田肥沃程度),强调农户关心的成本和收益,以及如何实操。

  • 定期开展表彰行动和学习活动,促进农户间的交流学习,支持参加试点的农户来主导分享和学习。

还有部分农户仅在雨季进行稻田养鱼,供家庭消费和出售,在旱季则将稻田留空;也有农户选择种植经济回报更高、耗时更少的木薯。

  • 针对这一挑战,可探索利用灌溉系统在旱季促进水稻、蔬菜或其他经济作物与鱼类共生的养殖模式,并提供额外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激励。

  • 对现有政策下旱季生产面临的挑战和技术限制进行进一步研究,以支持未来政策的制定和参与,研究应从《国家促进牲畜和水生动物生产政策》的实施进展和成功评估开始。

  • 定期召集各利益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政策制定者、技术专家、地方机构和地方政府等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