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气时代|黎巴嫩农业污水再利用:水资源短缺适应性案例
2025年1月24日

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iGDP

黎巴嫩位于地中海东部,经历了经济危机、新冠疫情、贝鲁特港爆炸、自然灾害和政治危机等多重挑战。受管理不善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该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影响了超过71%的黎巴嫩居民,其中包括100万难民。为应对这一挑战,最紧要的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农业对GDP的贡献约为5%)、减少使用地下水以及增强抗旱能力。 

黎巴嫩的农业深受气候变化影响,主要表现为干旱期间的水资源短缺,这对生产力构成了重大挑战。2021年,黎巴嫩政府根据《巴黎协定》提交了修订后的国家自主贡献(NDC),规划了到2030年的气候行动方案,其中包括国家适应计划,旨在将气候适应措施融入到治理结构中,增强社区韧性。 

关键技术

考虑到传统灌溉方法的用水量会超出实际需求25%-40%,加剧水资源压力,黎巴嫩引入了农业污水处理再利用项目,旨在通过滴灌技术和污水处理再利用技术提高灌溉网络的效率。污水处理再利用为缓解淡水枯竭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去除病原体和污染物、将污水处理到高标准后用于灌溉,这项技术解决了水资源短缺和土壤肥力问题,并在旱季为农业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为提高公众意识,项目还积极深入到当地社区,组织了超过150名农户参与培训和技能提升课程。

技术优势:

  • 土壤肥力与作物产量提升:该技术为土壤补充了必需的养分,改善了土壤健康和肥力,从而提高了作物产量,为农户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收益; 

  • 灌溉效率提升:农户只需进行一些简单的调整,灌溉效率便能提高多达 40%; 

  • 成本降低:部分农户称,水、燃料和肥料的成本有所降低。农药和和劳动力的需求在减少,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施的限制因素: 

  • 高昂的基础设施和维护成本; 

  • 食品安全问题:某些处理过的污水可能含有微生物污染物和重金属; 

  • 政策与监管缺失:黎巴嫩政府缺乏统一的水资源再利用标准和监管制度; 

  • 运营挑战:现有污水处理厂大多无法正常运行或处于半运行状态,导致运营面临挑战。

融资与推广 

建设污水处理再利用灌溉系统需要在污水处理厂和灌溉网络(如滴灌系统)的基础设施方面进行投资,并承担运营和维护成本。然而,从长期来看,使用处理过的污水进行灌溉所带来的益处——包括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增强气候适应能力——将远远超过初始投资。 

通过成本量化、收入预测以及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可以提高污水处理再利用灌溉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目标受益群体(包括小规模农户等弱势群体)可负担得起这项技术,同时促进农户长期可持续发展。 

报告链接:

https://openknowledge.fao.org/items/dbbd34f7-c6d7-480f-84c2-18a704bf24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