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iGDP
编者按
海南省是中国版图中独特而重要的存在。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是我国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的关键窗口。2025年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将正式封关运作,旨在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海南省也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其独特的岛屿型电网和地理资源禀赋,使其绿色低碳转型之路也具备诸多独特性。今年7月,海南省政府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描绘碳中和“路线图”: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2060年前达成碳中和目标。
为系统评估海南省“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iGDP)与海南大学联合发布最新报告《海南省低碳转型中长期展望——基于 EPS 模型探索“双碳”路径》。该研究依托能源政策模拟工具EPS(Energy Policy Simulator),构建海南省能源政策模拟模型,量化不同政策组合下的能源消费、温室气体排放、投资需求和经济社会影响,为海南省低碳转型研究提供科学评估工具。
体量小而潜力大:海南省2023年GDP为7551.18亿元(现价),相当于全国总量的0.6%,经济体量较小,经济发展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海南作为我国最大经济特区,具备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的诸多政策红利。2025年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将正式封关运作,未来将通过自贸试验区建设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
三产占比极高:海南省“第三产业主导,第一、二产业相当”,且产业结构变化具有其独特性,从农业主导直接进入服务业主导。2023年海南省第三产业占比为60.8%[1],排全国第4。
经济与排放已呈现弱脱钩趋势:直到2010年前后,海南省的GDP、能源消费、碳排放才呈现弱脱钩趋势。虽然碳排放强度在“十三五”期间略有反弹,但整体来看,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呈平缓下降的趋势。
图1 海南省社会经济发展、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水平(2005-2022)
来源:《海南省低碳转型中长期展望——基于EPS模型探索“双碳”路径》
对煤炭依赖度低:2022年海南省消费总量仅占全国总量的0.45%,对煤炭的依赖度远低于全国水平(56%),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略高于全国水平。
清洁电力依赖核电:2022年,海南省本地核电发电量占比全国最高(28%)。2022年,海南全省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含气电)76.3%[2],能源转型走在全国前列,但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仅有8%。
新能源汽车渗透领先全国:2022年8月22日,海南省印发的《海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雄心勃勃的转型目标,到2025年,公共服务领域和社会运营领域新增和更换车辆使用清洁能源比例达100%。海南省也是全国第一个提出“到2030年,全岛全面禁止销售燃油汽车”的地区。
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iGDP)与海南大学团队采用能源创新政策与技术公司(Energy Innovation,EI)开发的能源政策模拟模型(Energy Policy Stimulator,EPS)作为分析工具,建立海南EPS模型。基于海南省公开可得的宏观及行业数据,对海南省在2020政策冻结情景、政策情景、双碳情景三个情景下从2020到2060年能源消费、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结构进行了预测,并对海南省中长期低碳转型各部门和政策减排潜力进行评估。
表1 情景说明
双碳“1+N”政策将助力海南省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提前达峰以及峰值下降。海南省的减排高度依赖核电,现有政策下海南省在2030年后仍有反弹,这是因为核电项目的投产和退役将对海南省排放有显著影响。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海南省需要在2030年后进一步加强低碳措施。
图2 各情景温室气体排放趋势(不考虑碳汇)
政策情景下,海南省对煤炭和石油的依赖度稳定下降,一次电力及其他占比到2030年将增至51%,2060年达到65%。双碳情景下,煤炭和石油加速淘汰,2060年,一次电力及其他占比达到63%。相对于政策情景,核能占比提高至35%,而风能占比相应减少12%,用能稳定性更有保障。
图3 各情景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变化
海南省工业部门需加速电气化进程。在政策和双碳情景下,海南省2030年终端电力消费占比为33%,低于目标值。海南省的建筑和交通部门电气化进程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工业部门仍存在极大的提升空间,到2060年应电力应至少占工业终端用能的70%才有可能完成碳中和目标。
表2 双碳情景各部门电气化率变化趋势
注:工业电气化率不包括原料,终端部门包括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和废弃物。电力折标采用电热当量法。
为确保海南省如期实现碳中和目标,模型识别了每个阶段的减排重点政策及时调整政策重点和实施路径。
“十五五”期间,双碳情景下,海南省温室气体减排贡献排名前三的政策分别是非化石装机按期建设并网[1]、建筑节能标准提升和工业电气化及氢能替代。交通部门2022年碳排放约占全省1/4,但零排放交通工具推广带来的减排贡献仅为3%,其中主要阻碍在于航空和船运的低碳燃料替代受限于现有技术和经济水平。
长期而言,2031-2060 年,除了通过提高本地可再生电力消纳和稳步推进非化石装机建设并网实现近40%的减排以外,工业部门电气化及氢能替代、含氟气体减排和加装CCS等措施将贡献30%的减排量。此外,建筑电气化推广和节能标准提升也需要进一步落实。
[1] 非化石装机按期建设并网指在建、获核准或备案的所有非化石电源按计划建设及并网。
图4 “十五五”期间温室气体减排重点政策(双碳情景,不考虑碳汇)
图5 2031-2060年温室气体减排重点政策(双碳情景,不考虑碳汇)
综合发展趋势和禀赋条件制定“双碳”目标:调整政策力度确保单位GDP 能耗和碳排放下降目标的实现,同时考虑CO2减排之外的多重目标,巩固生态立省的定位。
结合地方需求识别低碳转型方向:大力推进海上风电和光伏发电建设和消纳[3],推广绿氢和可持续航空燃料,创建多场景零碳示范项目。
分阶段分部门制定低碳转型中长期路径: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重点关注水泥和化工等高耗能行业电气化路径;落实绿色公共建筑的新建和改造;加速道路快速电气化和低碳燃料替代;监测、控制并减少农业甲烷、污废水处理甲烷和化工含氟气体的排放。
参考文献:
[1] 海南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海南调查总队. 2023年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24-02)[2025-05-29]. https://www.hainan.gov.cn/hainan/tjgb/202402/240285520f9148fca830eb426f8d046e.shtml?ddtab=true.
[2] 经济日报. 海南:2022年实现新能源电力全额消纳[EB/OL]. [2024-12-17]. https://www.desn.com.cn/news/show-1598932.html.
[3]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海南省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 (2025-2027年)》的通知[EB/OL]. (2025-04)[2025-09-03]. https://www.hainan.gov.cn/hainan/szfbgtwj/202508/a15999332a89400b812a837d8e7dbe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