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iGDP
2024年10月31日上午,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 (iGDP) 与江西省碳中和研究中心、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开展的“江西省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项目中期汇报研讨会暨江西省农业甲烷排放现状及减排路径探讨智库沙龙”在江西省南昌市顺利召开。
“江西省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项目”是由江西省碳中和研究中心和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 (iGDP) 在2023年11月发起的研究项目,旨在提升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及企业人员对非二温室气体减排的科学认识和工作能力,共同加强江西省绿色低碳发展宣传和能力建设,助力江西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省级政府的“双碳”路径建言献策。
出席此次研讨会和智库沙龙的主管领导和行业专家有:江西省科学院副院长范敏、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气候处副处长唐正、江西省科协宣调部三级调研员聂志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秦晓波、副研究员牛坤玉、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 (iGDP) 高级项目总监陈美安、江西省生态气象中心研究员王怀清、江西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站正高级农艺师黄振侠以及江西正合环保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龚贵金。
本次研讨会由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副所长谢运生主持。会议上,减排项目技术负责人邓蕙菁博士对江西省非二减排报告的研究内容、进展和预期成果进行汇报。随后与会专家对报告进行了细致点评,并给予修改意见。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后,现场举办了“江西省农业甲烷排放现状及减排路径探讨智库沙龙”,与会行业专家就国内外甲烷减排进展,以及如何在保证粮食安全、保障农民权益的前提下推进江西省农业甲烷减排工作等内容,进行了交流分享。
秦晓波研究员指出,稻田甲烷减排的有效措施包括水分管理、品种选育等;而针对养殖业,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部分抑制剂减少肠道发酵甲烷排放,并建设沼气池实现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通过农业废弃物的有效还田、结合灌溉以及氮素高效利用等方式,可以实现40%的农业甲烷减排潜力。同时,需要加强推进监测和核算的标准化工作,为农业领域减排提供更好的基础支撑。
王怀清主任指出,江西省的年平均气温正在上升,这可能导致稻田甲烷排放进一步增加。极端天气事件也将导致甲烷排放的阶段性上升。因此,未来的甲烷控排工作必须加强对于气象条件及其影响的关注。
黄振侠站长总结道,应综合减排、增汇、替代和节能这四条路径来落实温室气体控排。此外,黄站长还表达了对通过碳足迹核算工作强化农业农村温室气体减排的期待。
牛坤玉副研究员多次强调,减排工作需要与保证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相协同。她指出,江西省作为粮食调出大省,未来或许可以通过跨区域生态补偿的方式,减缓减排压力。
龚贵金副院长从企业角度出发,表达了推进农业领域减排的观点,并表示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通过引入碳属性,给农业带来经济效益。
陈美安博士表示,目前湖北、广东、宁夏、山西等多个省份都针对各自的排放重点出台了省级甲烷控排行动方案,江西省也可以参考借鉴这些地区的甲烷减排行动。
智库沙龙现场
本次沙龙共有30余名行业专家、学者、企业家、科研人员及相关从业人员参与。与会人员听取了来自不同领域专家的声音,对于碳中和背景下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工作,特别是江西省农业甲烷排放现状及减排路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会议结束后,iGDP团队前往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与该所研究人员就中国能源政策模型 (EPS China iGDP, 2024) 概况和应用情况开展交流讨论。
交流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