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减塑十条”明确鼓励社会组织动真格!为此我们准备了八条行动建议,请对号入座,拿走不谢!
2021年1月11日

绿色创新发展中心 陈思敏

​2020年11月10日至12月9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在首都之窗网站、市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对《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0—2025年)》(下文简称“北京减塑十条”)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为期30天。

绿色创新发展中心联合笔触媒环境科学工作室、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减塑捡塑工作组、北京市回天社区公益基金会等单位对“北京减塑十条”提出五条政策建议。

针对关于“绿色社区创建部分”,我们提出建议:增加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居民行为引导,促进社区居民形成减塑生活方式。

因为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是倒逼生产减塑的重要力量,但仅进行倡导,居民难以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民政局作为培育扶持社区社会组织的责任单位,有着明确的任务目标,应结合相关工作,通过行政力量进一步引导居民发起社区层面的环保组织,促进更多居民形成绿色生活习惯。

2020年12月14日,北京市发改委就收集到的意见建议邀请各相关部门、专家和环保组织、协会代表召开座谈会,就是否采纳相关意见建议进行深入讨论。笔者作为代表之一参会。

2020年12月24日,北京市发改委通过政府官方渠道对公开征求意见做出反馈,在绿色社区创建部分明确提到:为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广泛参与塑料污染治理,增加“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居民行为引导”措施。

北京市发改委、生态环境局从政策的高度肯定社会组织在绿色社区创建、居民行为引导方面的作用,并从政策层面开放参与空间,是建构社会共治、共建、共享自治格局的重要体现。面对紧迫的绿色社区建设任务,笔者结合绿色创新发展中心开展无废社区项目的经验,以及多年来对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环保议题的状况的观察,尝试剖析政策落实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行动建议。期望能够帮助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准确及时地把握政策提供的有利条件,实施有效的居民行为干预,共建共享绿色社区。

对于绿色社区创建的责任部门,建议如下:

一、绿色社区的考核指标应充分考量居民环保意识提升情况、居民参与社区环保行动频次的提升以及持续性,可将相关类别的居民组织数量、相关类别居民组织的活跃程度、对绿色社区建设的贡献度列为考核加分项目。

二、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社会组织参与机会时,应充分考量服务供给方对服务实施地现有的环保工作机制是否有充分调研,并对问题成因分析到位;对居民行为干预是否有成功的经验;对如何促进居民养成绿色生活习惯是否有基于社区特点的针对性方案。在此基础上,建议由社区环保专业人士组成评审团队,制定有针对性的评审指标及过程监测机制,保障项目资金合规、有效地利用。

三、积极提供平台,支持由具备社区实践经验的专业环保机构提供经验分享及知识赋能,提升社会组织整体服务供给能力。

四、建立奖励机制,对积极建设绿色社区的企业、基层社区管理者、公益人士、社会组织给予荣誉、嘉奖,树立榜样。

对被支持的社会组织,建议如下:

五、市、区级枢纽组织可加强为该领域提供专业赋能、资金支持的资源整合工作,对相关政策进行专业解读,帮助社会组织获取政策资源,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该领域的建设工作。

六、街道的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应加强环保类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工作,提供小额实践资金和专业培训,让活跃于社区的居民领袖在该领域发挥其社区影响力,促进环保类社区社会组织成型。

七、有志于参与社区环保议题的服务型社会组织应取长补短,提升自身参与能力。开展“减塑”领域的“居民行为引导”的社会组织应具备环保政策解读、社区固废处置机制、居民亲环境行为养成和维持的专业知识。

已经在社区提供非营利服务的社会组织或许熟悉社区运作规则,社区实务的经验相对丰富,但环保领域的专业知识的短板突出。此类组织若要获取环保领域的发展资源,可通过关注社区环保的NGO的自媒体、参与专业机构提供的课程培训等方式增加专业知识储备,亦可关注相关政府相关部门的官方宣传渠道获取最新政策动态资讯,找准自身优势与政策可能的结合点,并转化为社区环保问题解决方案。

八、服务型社会组织在提供相关服务时应充分考虑如何提升居民亲环境行为的持续性,即使在短时间内难以影响资方购买长期稳定的专业服务,也应该充分把握每次实践机会,一方面及时总结影响居民环保意识、形成持续亲环境行为的因素,积累组织内部经验,另一方面可通过向资方及时沟通反馈,帮助资方积累资助经验,找到更合适的资助方向。

关于作者
  
陈思敏女士是绿色创新发展中心的项目经理,主要负责零废弃乡村之“无废白河湾”实验项目。她是助理社工师,毕业于广州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受训于国际社会工作管理联合会举办的“社会组织高级管理培训班”,拥有九年社区发展实务经验,职业经验涵盖社会工作前线服务、项目管理、社工机构运营、前线服务督导等。曾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提供专业实务经验分享及学生实习督导。业余时间为国内初创型社工机构提供专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