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绍洪:气候变化在我国的主要影响与适应措施
2020年8月27日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吴绍洪

编者按:2020年8月27日,GDTP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气候变化影响与提升中国城市韧性”的网络研讨会。会议邀请到GDTP高级顾问何建坤教授,《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第一卷和第二卷的两位作者,以及地方研究团队的专家,与九十名参会者共同分享,探讨适应气候变化和提升城市韧性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本篇文章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吴绍洪的主题演讲。

气候变化影响与风险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自然系统影响与风险、人类管理系统影响与风险、区域影响与风险。
  • 自然系统影响与风险
水资源系统。据观测显示,中国西部降水增加,部分河流径流增多,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态状况,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这是因为降水增加和冰雪融化为水资源提供了资源,但是整个黄河流域实测径流量在减少。未来气候变化使中国黄河、海河、辽河水资源锐减,加大了水资源压力。长江、珠江等南方河流洪水风险增加,未来中国水旱可能更为严重。

图片说明:未来我国各省份水资源脆弱性的空间分布

海域和海岸带。气候变化使中国海平面上升,加剧了海岸侵蚀、海水入侵的影响和土壤盐渍化,台风风暴增水叠加高海平面造成严重洪涝灾害。未来海平面将继续上升,沿海多地当前百年一遇极值水位的重现周期将显著缩短,灾害风险加重。
  
另外,海洋变暖使得海洋的物候特征、生物的地理分布、物种组成变异;近岸赤潮、绿潮和大型水母爆发等生态灾害频发;海洋生物物种正在向高纬度海区迁移,海洋热浪(极端高海温)频繁发生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水养殖。大连前几年发生了养殖鲍鱼大面积死亡的事件。未来在RCP8.5情景下,我国近海将大幅升温,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将受到海洋变暖更大的负面影响。所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面临进一步下降的风险。
  
陆地生态系统。受到气候变化影响正负效应兼有,一是森林地理分布北移、生产力增加,植物物候开始期提前、结束期推后,湿地面积增大;但是北方林等林种面积减小,内蒙古草原生产力下降,草原脆弱性增加。另外,某些野生与濒危物种适生区域增加,但总体上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
  
未来气候变化使森林格局有所变化,气候的暖干化使得森林、草原、湿地、荒漠风险突出;野生动物和濒危物种适生面积将减少,濒危程度不断加剧。
  • 人类管理系统影响与风险
农业系统。据研究显示,气候变化使农业热量资源增加,作物适宜生长季延长,多熟制种植面积扩大。但气候变化也使气象灾害风险增加,未来农业生产环境退化,但因为人类管理,粮食增产,但增产增幅将会降低。
  
能源系统。气候增温使制冷需求增加;建筑采暖负荷呈下降趋势,制冷负荷增加。未来极端事件对于能源系统的不利风险将不断增加,电力系统面临的气候变化脆弱性较高。
  
环境。天气气候通过影响大气污染物排放的自然源、污染源浓度,比如雾霾和不利天气的产生,与天气系统有关,改变了气候舒适度和宜居性。温度增高增加了寒冷地区气候舒适时间,延长了居民出游的适宜时期,比如青藏高原可供游客旅游的时间在增加。但对冰雪风景旅游会有负面影响。另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旅游业的影响也很显著,高温、寒冷的天气不利于出游。
  
人群健康。气候变化通过其引发的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因素变化,间接影响自然环境中传染病病原体、宿主和传播媒介,也影响人体呼吸、免疫、循环和消化系统等,从而造成间接性健康损害。而未来气候变化将加重人群健康风险,包括媒介疾病和很多强迫的心血管等健康风险。
  
重大工程。气候变化对工程运营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评估到的八大工程中,对生态建设类工程产生诸多正面影响,对水利工程、青藏铁路和海洋工程负面影响较大。未来气候变化对重大工程运营有明显的风险。比如青藏铁路的路基与温度紧密相连,海水酸化对海洋工程的影响巨大。
  
另外,气候变化影响极端事件引起气候灾害风险增加,干旱、高温热浪、洪涝事件的危险性增高,影响范围广。中国的人口、社会经济的脆弱性高,其风险随增温逐渐增加。据测算,全球增温2℃和1.5℃相比,中国重度干旱和洪水经济损失将增加近1倍。
  • 区域影响与风险
脆弱与贫困地区。气候变化将有利于青藏高原和喀斯特地区生态修复,但自然灾害影响明显,农业生产受损。未来北方农牧交错带和黄土高原农业生产风险增加,同时加剧贫困人口面临的各种风险,恶化生计和贫困的问题。因此气候变化对我国的脱贫任务是一个阻力。
  
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区域影响弊大于利,特别是未来预估结果显示,进一步变暖将产生负面影响,加剧区域面临的风险。
最右图:中国综合气候变化风险区划一级单元敏感区(2021-2050,RCP8.5)
  
综合气候变化风险格局。首先研究我国受气候变化影响显著的区域,通过以下图表,气温图中越红代表增温越明显;降水图中蓝绿和黄棕分别代表降水增加和减少,组合格局即代表该区域的敏感程度。
  
第二极端事件发生的程度。干旱发生的程度、热浪发生的空间分布、极端降水的空间分布,叠加上敏感格局,便可获得当年危险区域。

右图:中国综合气候变化风险区划三级单元风险区(2021-2050,RCP8.5)

在此危险区域下,根据国际气候公约的目标评估人口、经济、生态、粮食受到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导致极端事件增加,将对社会经济产生更多的灾害,中国东部发达地区承受更高风险,适应气候变化和灾害风险防范势在必行。
  • 气候变化适应措施
IPCC对适应的定义是指对自然或人为系统的调整以响应实际发生或预计发生的气候变动及其后果,寻找趋利避害的机会。并把适应分为三种:预先适应、自动适应、规划适应。
  
预先适应是指在气候变化影响被注意到之前已经发生的适应,也称为先前适应。自动适应不是有意识的适应,而是自然系统中的生态变化或者人类系统中的市场或福利变化所触发响应气候变动的适应,也称为自适应。规划适应是指经过周密的决策和有意识的适应,我们要进行的就是规划适应。
  
预先适应。第一水资源领域,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和骨干水利工程建设。第二海域与海岸带领域。第三农业领域,提出科学利用气候资源,推广适应和减缓协同技术,提升气候风险抵御能力。第四人群健康领域,相继开展卫生项目,颁布并且完善相关卫生政策。第五能源系统,提出低碳、清洁能源、智慧能源技术。第六重大工程领域,提出很多管理办法。
  
自动适应目前开展了部分工作,比如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自然适应因地制宜。但对于市场调节气候变化的做法尚未出现。
  
规划适应。青藏铁路是国际上非常典型的规划适应案例,青藏铁路要经过一段冻土地区,它的路基根据气候变化目标进行设计,采取了很多技术措施,目前能适应全球增温0.5℃的情况。另外,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率先制定和实施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提出逐步实现区域智慧型经济的转型和建设气候适应型社会。但是目前规划适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国家、部委到地方都还在战略规划层面,真正落实需要切实的行动及配套的技术和措施。

气候变化适应战略途径

选择有序适应气候变化战略途径。适应气候变化有序性需求包括,避免公共资源无序利用,比如工业革命;仅中国自己做适应不解决全球的问题,同样地,仅国内某些地区做适应也不解决全国问题;国家、区域、部门之间的协调行动才能使人类整体有序的避免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全方位协调一致的适应气候变化。
  
如何做呢?技术先导。明晰适应基础;挖掘现有技术并使其有目标的进行应用,利用预先适应的技术,研发高新技术;开展适应期技术示范。综合集成。跨区域、跨部门的问题导向,领域相关和区域联系。比如流域尺度上、中、下游之间的联系,经济一体化区域(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联动来解决综合问题。整体有序。系统性的适应,包括制度、市场、技术协调等;把气候敏感部门、制度和法规保障、经济学的合理性联系在一起,实现自然、社会、经济整体有序。
以上是我们设计的适应气候变化的路线图,我们认为适用中国,也可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适应。
  

(整理/韩迪 审校/汪燕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