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绿色低碳转型的现状及趋势
2023年7月9日

绿色低碳发展智库伙伴GDTP

天津市经济发展和碳排放概况

近几年,天津经济发展进入瓶颈期,但三产比重迅速提升,如下图所示。市长和书记履新后,在原10条产业链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医药和轻工两条产业链至总共12条重点产业链,以寻求新旧动能的转换和新的产业的增长点。

天津以制造业立市,制造业的增加值占全市地区产值的23%。2026年计划经济目标为年增长4.5—4.6%,制造业增加值提升到了25%。

在碳排放方面,此前曾有测算天津在2016年左右已经达峰。但近两年由于产能,尤其是钢铁产能被重新释放,碳排放上涨。如下图所示,总体而言,天津二氧化碳排放上升,碳强度下降。

同时,非化石能源比重进一步提高,目前已增加到7.7%。从部门看,工业的碳排放占比较大,因此对于天津而言,很重要一点是要破解产业层面和工业层面的排放难题。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的占比有所调整,但占比仍很大。

天津市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一是创新驱动发展成效不显著,很多产业,尤其是高耗能产业的转型没有达到预期要求,新能源和电池方面没有实现新产能的真正替换。即使一些地方发展不错,但整体来说,总量不足以支撑原有产能下降带来的损失。

二是民营经济不够活跃。相对其他省份来说,民营经济在天津市的占比不算高,还是国营企业占主流。

三是营商环境对标一流仍有差距。四是政府自身建设需要持续加强,进一步要求领导干部担当作为。

五是产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天津为破解钢铁围城做了很大努力,如下图所示,在钢铁产能的释放过程中,粗钢产量占比进一步下降,钢铁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提高。钢厂也由十几家缩减成四大钢铁集团。

回顾最近气候治理的进展,不难发现应对气候变化在各国外交和政治议程上的重要性持续上升,气候会场上的关切也越来越多地与G7、G20等外交大场合上的议程互动。这种互动将是非常有益且必要的。

今后五年的重点行动

一是以制造业立市,发挥高端智造的引领作用,尤其要进一步发展数字化产业和绿色制造业。

二是做好政策和资金、部门间工作的协同。将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等工作纳入总体规划,“全市一盘棋”地考虑发展问题。比如,天津市出台了一些支持碳交易、碳普惠的文件,但没能落地,因为政府审批一直没有完成。这点需要中央层面支持地方协调各部门工作,提高效率。同样的,也应将用能权、排污权整合起来考虑,避免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受部门阻隔而不能真正落地。

未来规划建议

一是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增长、扩绿。

二是强化循环经济。以循环促降碳、减污。比如,钢铁。如果将短流程替代长流程,可以实现钢铁的低碳化。

三是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实现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天津的“8·71”重大工程,包含生态屏障区建设,碳汇约12.6万吨/年。天津市年排放量约为1.8亿吨,可见碳汇不足以抵消碳排放,需要进一步协调,尤其是外购绿电。对此,目前存在一个难点,如何让企业用到绿电?企业想100%使用绿电,但在规划中只能写50%,否则电力公司不卖,而且100%的电力也没法运过来。

四是加强区域间的先行试点,提高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五是发挥绿色金融作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内容整理/韩迪 梁梦瑜  审校/汪燕辉

孙振清,天津科技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