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双碳战略实施经验
2023年06月28日

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iGDP

山东省双碳战略

国务院专为山东省出台了《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出“山东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这句话以文件的形式强调了山东的重要性。文件同时提出降碳提质并举、优化能源和交通结构、推动数字绿色文化赋能、创新机制体制等意见。文件中的重点是在政策层面对山东予以支持,赋予山东更大的改革自主权,支持山东在科技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和标准化创新发展等方面开展探索。

山东省还制定了《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文件,是山东省对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如何先行”的思考。其中包括加快传统支柱产业绿色化高端化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壮大数字经济。在保障措施中,文件提出要争取国家层面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定期研究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重大事项,加强指导和支持。坚持工程化推进、专班化运行。

具体到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包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坚定不移扩大内需、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打造乡村振兴、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完善工作机制,要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实效化的要求,将工作落到实处。

2022年12月,山东省出台《山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是山东省委省政府“1+N”体系中的“1”,实施方案内容与国家方案基本同步,包含碳达峰“十大工程”。其中强调确保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实际上,山东省政府在2017年出台《山东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其中提到烟台、青岛要在2020年前实现碳达峰,全省要在2027年左右实现碳达峰。《山东省碳达峰方案》体现出山东在碳排放、能耗、节能等方面努力做的更好,其中“探索开展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的提法比较领先。

我国碳达峰目标与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协同的研究要点

  • 不考虑2035年经济目标,采用行政手段或延续现在的若干项能源环境约束性指标,并稍加努力,可以在任何一年实现碳达峰,甚至能源达峰。但这可能使经济发展速度过低,或者是遏制经济正常发展,导致无法实现民族复兴的2035年阶段性目标和2050年的目标。

  • 碳达峰是万元GDP碳排放的下降速度等于或者大于经济增速,达峰时二者只是有个很小的差异。

     

  • 万元GDP碳排放与万元GDP能耗相差一个百分点左右,至少多年的经验数据是如此。

  • 万元GDP能耗降速越来越慢。全国平均前几年是5%、6%,2019年疫情前是2.6%,2020年是0.12%。经济增速越慢,万元GDP能耗降速也越慢。

  • 过早实现碳达峰将导致经济增速小于4%。

  • 实现2035年的经济目标需要5%以上,因此必须确保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

  •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是国际承诺,需要事先确保完成。不能脱离这一目标,想当然的采取一些南辕北辙的措施。

  • 2029年实现碳达峰最有利于2035年经济目标的实现。即使是2029年碳达峰,2035年的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只是有了实现的可能性,如果不采取积极的经济发展政策,并使得现有能源环境约束性指标更有弹性,仍有实现不了的可能。

  • 事先确保2029年实现碳达峰,也需要在2029年前让现有并非落后的生产能力正常发挥作用。并在2030年采取一系列的铁腕减碳政策,永久性的确保2029年的峰值,包括集中关停落后产能,大幅度提高碳价格,征收碳税等。但是,在2029年之前需要使企业正常生产,不能在没有碳排放、碳交易机制的情况下,将减碳等指标直接下达给重点企业。

  • 严控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盲目新增产能是关键,而非对现有的先进生产力进行各种控制,这实际上延迟了全省的经济发展。

  • 发达国家实现碳达峰,多是在某种危机情况下被动实现,突出特点是其两高企业破产或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很低,甚至很多是负增长,并非主动为之。

  • 中国和各省实现碳达峰,应该避免对现有生产力的破坏。实现碳达峰,重要的是避免两高产业的盲目新增,增加后期碳中和的压力。

  • 采取行政手段阻滞现有生产力的正常发挥作用,也会增加碳达峰的压力,因为人为压制形成的平台震荡期,也可能震荡到2030年以后,国际经验很多如此。很多国家在震荡期,任何一个峰值都有可能超越之前的高峰,所以如果不采取一定的策略,人为压制就会造成新的问题。

  • 因此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需要一定的策略,既要事先确保,又要确保2035年的经济目标的实现。

内容整理/韩迪 梁梦瑜  审校/汪燕辉

周勇,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