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巴黎协定》——城市中长期深度减排行动研讨会在京举行
2019年7月29日

绿色低碳发展智库伙伴

编者按:2019725日,落实《巴黎协定》——城市中长期深度减排行动研讨会在京举办。此次会议是GDTP城市工作组的第一次集中讨论,来自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及研究机构三十余人参加会议。

2019年7月25日,“落实《巴黎协定》——城市中长期深度减排行动研讨会”在京举行。作为绿色低碳发展智库伙伴(GDTP)城市工作组的第一次专题研讨,来自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三十余人,就国内外城市履行《巴黎协定》的现状、政策行动以及实践经验等进行了深度的探讨和交流。此外,正值“十四五”规划编制初期,各位专家也对城市“十四五”规划中的绿色低碳内容进行了交流。研讨会由绿色创新发展中心运营总监汪燕辉主持。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低碳智库伙伴专家胡秀莲围绕城市中长期深度减排研究的方法,与参会嘉宾进行探讨和交流。作为综合能源模型领域的专家,胡研究员提出了城市中长期深度减排的研究步骤和方法框架,并指出多模型组合的综合分析更能满足城市中长期深度减排的分析需求。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低碳智库伙伴专家胡秀莲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政策法规研究部负责人、低碳智库伙伴城市工作组组长杨秀从IPCC1.5℃报告的主要结论,中国城市的低碳发展现状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建议三方面介绍了国内城市的行动。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政策法规研究部负责人、低碳智库伙伴城市工作组组长杨秀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低碳智库伙伴专家赵黛青和与会嘉宾分享了广州中长期碳减排战略研究成果。赵研究员回顾了广州自2010年以来与低碳发展有关的一系列重要举措,并介绍了2030年广州低碳发展的研究结论。在研究制定“十四五”规划的背景下,专家团队在继续探索大气污染与碳排放协同控制的研究方法。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低碳智库伙伴专家赵黛青

 

上海市信息中心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低碳智库伙伴专家刘佳从低碳发展现状、挑战、定位、对策以及实践案例等四方面介绍了上海“十四五“规划中的低碳发展路径。长宁区建筑减排成本曲线是上海在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亮点之一,该曲线是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结合,在建筑能源审计、建筑改造方案评估等方面得到了深度应用,提高了建筑节能改造整体的工作效率。

上海市信息中心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低碳智库伙伴专家刘佳

研讨会的下半场将行业行动作为重点,从节能、建筑、交通和协同控制等角度对城市中长期发展所涉及的领域进行介绍和交流。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副主任、低碳智库伙伴城市工作组组长田智宇的发言聚焦于城市节能工作的中长期目标与政策路径。发言首先从宏观层面总结了城市在能耗及节能方面的现状和挑战,而后从建筑、交通、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考虑及建议。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副主任、低碳智库伙伴城市工作组组长田智宇

 

经过对发达国家城市的了解,建筑和交通领域将成为城市的主要排放领域。研讨会邀请了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心总工程师李芬以及世界资源研究所的蒋小谦研究员,详细介绍了近零能耗建筑的相关概念、实践以及交通领域中长期减排的挑战。

深圳建科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近零能耗建筑的开拓者和实践者。李总工在厘清概念的基础上,以深圳建科院设计建造的中美低碳社区与创新中心为案例,从设计理念、能源供应系统以及技术体系等几方面介绍了近零能耗建筑的实践经验。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李芬

世界资源研究所蒋小谦研究员则以成都、武汉等城市的工作为基础,介绍了交通领域的排放趋势,并认为:城市提出峰值年只是工作的第一步,交通领域的排放还会增加,而私人小汽车、民航和公路货运是减排关键。

世界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蒋小谦

 

研讨会最后,深圳市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低碳发展智库伙伴专家王东以深圳市为例,分享碳排放达峰与空气质量达标协同治理的经验。

深圳市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低碳发展智库伙伴专家王东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低碳智库伙伴专家庄贵阳对各位专家的发言进行了总结和点评,认为城市中长期深度减排行动要综合考虑国家中长期深度减排的要求、经济社会的承受能力和引导力等各方面因素。城市1.5℃路线图的研究,应与城市和国家重要规划的时间节点相对接,同时将低碳的内容更多纳入宏观的城市规划、社会经济规划当中,这将有助于中国深度减排和零碳的实现,从而进一步贡献于世界零碳目标的实现。